三亞怡和豪庭小區
“拿到房產證后發現房產證上登記的建筑面積比合同約定的少了近10平方米,按照買房時的價格,開發商應該退還給我近2萬元的房價款。此外,土地增值稅本應開發商來繳納,但開發商讓我來買單”。
近日,三亞市某中學教師王先生(化名)向商報記者介紹,他是三亞怡和豪庭小區的業主,該小區內還有180多名教師像他一樣有同樣遭遇,涉及金額達500多萬元。為了維護權益,教師們相繼將開發商告上了法庭,經過近一年的努力,三亞市中級法院于今年3月25日做出二審判決,要求開發商退還多收的錢款,但時至今日開發商仍未支付這筆款項。
180余位教師購房遭遇“面積縮水”
王先生向記者介紹,2006年底他在三亞怡和豪庭小區購買了一套住房,2008年交款簽合同時,合同中約定房屋的建筑面積為135.9平方米,按照當時每平方米價格是2000余元的價格,房屋總價近30萬元。但2011年8月份其拿到房產證后發現房產證上登記的建筑面積僅有“126.58平方米”,比合同約定的建筑面積少了近10平方米。
“此外,2008年8份開發商向業主收取代為辦證的費用3萬余元,但代收單據中其中一向是‘土地增值稅’,按規定土地增值稅應由開發商來承擔,但當時開發商稱不交錢就不給鑰匙,我們迫于壓力就只能服從。”王先生說像他一樣有此遭遇教師還有180余名。
王先生介紹,在與開發商簽訂合同后,其雙方又簽訂了一份補充協議,該協議中約定:當事人選擇按套計算的計價方式,并雙方約定以建筑面積為依據進行面積確認及面積差異處理。合同約定面積余產權登記面積有差異的,以產權登記面積為準。買受人所購房屋交付后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出3%部分的房價款由出賣人雙倍返還買受人。
協商一月無果將開發商告上法庭
為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業主們在2012年底就和開發商協商,要求開發商返還房屋縮水面積的房款及土地增值稅款項,但經過一個月拉鋸戰,雙方依然僵持不下,最終180多位教師相繼將怡和豪庭開發商“海南星辰公司”告上法庭。
教師們通過一年的努力,最終在今年3月25日得到了三亞市中級法院做出的二審判決。
經查,怡和豪庭房屋面積縮水系開發商違約,應由開發商承擔違約責任。此外,根據法律規定,土地增值稅應由開發商來承擔。
王先生無奈地告訴記者:“所有的費用加起來,開發商要返還180余位教師500余萬元,但如今8個月過去了,開發商仍沒有返還給我們拿筆錢。”
隨后,記者致電海南星辰公司負責人鄭某核實此事,鄭某閉口不言,僅表示要記者問法院。王先生表示目前教師們已經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律程序已進入房產評估階段。
?
?
?
相關鏈接
廣州車展"維權門"頻現 開幕4日現3起維權事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