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打造資產上億的高新企業
????????兩年來,他們腳踏實地地揮灑著汗水,把先進的IT技術和理念引入海南,扎根海南,為更多的殘疾人構筑平等生存的平臺。他們受省殘聯委托,在全國首創出“海南省殘疾人信息管理服務平臺”,通過這個系統,基層的殘疾專職委員在走訪殘疾人時可即時用手機把殘疾人的各種需求提交到數據庫,省市殘聯能馬上收到消息。這個平臺還可以隨時隨地利用手機為易迷失方向的盲人、智障和精神殘障人士提供GPS定位。
????????“我們有國內不多的系統架構師,有軟件系統分析師1名,信息技術科學家1名,中國國家專家網信息化工作委員會專家2名,網絡信息安全特殊人才4名。”劉運寶說,他們先后為海南20多家政府、企業單位開發了軟件產品。一年多時間里,他們獲得了“海南省技術創新先進單位”、“海南最具成長力企業”稱號。
????????“獲取互聯網信息最困難的是盲人。”海南殘友信息技術研究院負責研發的副院長石進說,他們研發的“殘友信息無障礙云服務平臺”就是破除互聯網信息獲取障礙,讓盲人和弱視人群能與健全人一樣瀏覽網頁。他們研發的這套信息無障礙系統獲得了國家版權局頒發的計算機著作權登記證書,正在海南省殘聯等政府網站推廣使用。
????????我省殘疾人培訓就業示范基地開班至今,已培訓了210名殘疾學員,每批學時3個月。27歲的潘顯佑是海口市瓊山區人,左手左腳殘疾,剛剛結束學習的他因成績優秀被留在研究院成為一名準員工。記者采訪時,他正坐在培訓室里獨自琢磨一個程序。“在‘殘友’,同伴們的精神會鼓勵你,帶動你,讓你在不知不覺中改變自己。”本來有些自卑內向的潘顯佑逐漸開朗起來,“我現在對未來充滿了希望,覺得生活不再是為了吃飽穿暖而已,殘疾人也可以實現自己生存的價值。”
????????劉運寶說,前來基地的學員都是殘疾人,包括盲人、致殘、聾啞和腦癱人士,畢業后,基地還會積極為學員們推薦工作,就業率在90%以上。一部分特別優秀的會成為研究院的員工。目前,全院已有43名員工,其中90%是殘疾大學生。他們籌劃成立的海口殘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名稱也已通過審核,最遲明年初就可投入運營。“這樣一來,就可以更大面積地解決殘疾人就業的問題,他們即使身體不便出不了門,也可以在家里遠程工作了。”劉運寶說。
????????2013年,海南殘友信息技術研究院創下的產值突破了1000萬元。劉運寶說,他們有信心每年以1000萬元度遞增,十年后他們的目標是成為海南資產上億的高新技術企業。
????????愛情,在與命運較量中綻放
????????雖然身體比健全人差,創業又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并不妨礙這群年輕人追求愛與被愛的權力。2013年,當年只身南下的8人中,有4人都收獲了愛情。
????????32歲的潘紅兵10月10日結婚,他的妻子邱嘉悅是一位身體健全的廣州姑娘。為了幫助丈夫成就夢想,她辭去廣州平面設計師的工作,隨丈夫到海口工作,對于廣告設計、頁面設計很在行的她順利成為了研究院的得力干將。雖然蝸居在不足10平方米的小平房里,每天吃著食堂的大鍋飯,基本沒有任何娛樂活動,但23歲的嘉悅覺得很充實。“過去努力工作是為了讓自己吃穿更好,現在卻是為了讓更多人過得更好。”
????????“我最喜歡他身上散發的正能量,讓人總有快樂生活的勇氣。”嘉悅說,因為敬佩他,所以更愛他,真摯的感情和共同的目標是相伴一生的保證。
????????在這群年輕人身上,處處散發出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以及驚人強大的面對困難的勇氣,哪怕是在與死亡的較量。
????????當記者采訪時,單凱已經因重癥肌無力病情惡化回到湖南老家修養。他的妻子鄒小鳳今年28歲,是個長相清秀的長發女孩,但因為同樣的病,她不能笑。
????????重癥肌無力,是一種肌肉傳導障礙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經常都會出現呼吸困難,治療不及時就可危及生命。小鳳從小就知道自己也許只能活到30來歲。
????????“我們的病一直在惡化,我害怕以后照顧不了他,這是惟一遺憾的地方。”小鳳說,盡管如此,單凱卻十分樂觀,總是開導她,安慰她,教她去看看生命中已經實現的夢想,比如創業、比如愛情,還有“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的夢想生活。“有一場不離不棄的愛情,有‘殘友’這個集體給予的友情,我們都很滿足。”小鳳說。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