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評論>
聘任制公務員,普及才能見真療效聘任制公務員,普及才能見真療效
來源: CCTV 作者:徐靜 時間:2013-12-12 09:07
12月10日,浙江省首招聘任制公務員選擇在義烏試點。為吸引人才,義烏市給出最高年薪60萬的誘人“奶酪”。不過,想攬高薪“瓷器活”的應聘者,先得有過硬的專業素質這顆“金剛鉆”。(12月11日中國網)
此次招賢納士,招聘6名聘用制公務員并不是首個吃螃蟹的例子。早在2007年,深圳作為人社部批準的試點城市,已經開始開展了這項工作。從2010年1月起,深圳對所有新進入行政機關的公務員一律實行聘任制。義烏試水聘用制公務員,除了為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引入緊缺、專業技術性較強的人才外,還將為開辟公務員隊伍引才新通道積累經驗。
聘任制公務員開始試水時被寄予厚望。人們希望它能打破公務員“鐵飯碗”,形成能進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機制,避免重蹈目前某些公務員“庸、懶、散”的覆轍。人們希望聘任制公務員能成為攪動現有公務員體制的那條鯰魚,甚至期待通過聘任制公務員的逐步推行,打破公務員在福利、養老金等方面的雙軌制。公務員聘任制之所以引人關注,是因為這將會使公務員的鐵飯碗不再那么“鐵”。
確實,采用聘任制的方式能夠更加看重公務員的專業能力,同時也具有公正合理的上升渠道和人們能夠接受的待遇,對于青年人無疑是富有吸引力的。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官本位”思想,打破“鐵飯碗”的思維定勢,激發公務員的活力。但是從實際推行的情況來看,聘任制公務員與其他公務員分屬兩條線,是兩種不同的用人制度,相互之間根本不存在競爭關系,前者是能者上、庸者下的“合同制”,后者則照樣是能上不能下的“終身制”。浙江省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它不是公務員任職的主渠道,而只是既有方式的一種補充,其實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種人才引進。”由此看來,此番試水目的只是單純的引進人才,并不足以撼動公務員“鐵飯碗”的根基。
公務員聘任制確是一個好制度,但要讓這個制度發揮預期作用,顯然不能僅限于極少數公務員實行聘任制。只有大部分公務員都實行聘任制、合同制,并且形成科學、規范的聘用和考評機制,才能對現有的體制內人員真正形成競爭壓力,才能使能者上、庸者下成為常態,逐步打破公務員“鐵飯碗”,進而優化公務員隊伍。
(編輯:李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