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人員進樓查探。
廣東省副省長、省公安廳廳長李春生
建業大廈大火進展
省、市召開火災防控工作會議,要求查清火災原因,追究責任,并部署消防隱患大排查
統籌:新快報記者 陳海生 采寫:新快報記者 劉正旭 陳海生 李佳文 李國輝 見習記者 彭程 通訊員 越公宣 龔宣攝影:新快報記者 畢志毅 曾泓
越秀警方昨日傍晚通報稱:越秀區起義路建業大廈火災,造成1層至25層不同程度被燒毀,暫未發現人員傷亡。警方經過取證調查,目前,黎某(男,60歲,增城市人)等5名建業大廈相關責任人員因涉嫌消防責任事故罪已被越秀區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昨天,省、市先后召開火災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要求查清火災原因,追究責任,并部署消防隱患大排查工作。副省長、公安廳廳長李春生表示,對業主的責任要查清楚,處理到位,罰到他們傾家蕩產。
“整治下不了決心、拉不下情面致釀火災”
昨日上午,省政府召開全省進一步加強今冬明春火災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會議由副省長劉志庚主持,他強調要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副省長、公安廳廳長李春生在講話中指出,省“12·11”火災調查組已認定這起事故(深圳農批市場大火)是因商鋪內自制冷藏室空氣冷卻器電源線路引燃可燃物蔓延成災,是一起違法搭建、消防安全責任不落實、管理不到位等造成的重大責任事故;廣州“12·15”火災同樣暴露出消防安全責任不落實、基礎脆弱等諸多問題。
他表示,發生火災的深圳榮健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和廣州建業大廈都是違章既有建筑,都是未經消防設計審核或消防驗收擅自投入使用,根本不具備消防安全條件。當地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都組織過整治,但整治下不了決心、拉不下情面,致使火災隱患長期存在、拖而不決,直到釀成災害。
違規住人拒不遷出的一律進行查封
李春生強調,要抓住重點,全面開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對不具備消防安全條件的,一律立即責令停止使用;對具備消防安全條件、但存在違規住人的,一律立即遷出住宿人員、并拆除住宿設施;具備消防安全條件、也不存在違規住人的,要實行綜合治理并依法依規辦理相關手續。
針對高層、地下建筑,要重點檢查是否依法投入使用,是否擅自改變防火分區,建筑消防設施是否完好有效,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是否持證上崗并熟練掌握操作程序等內容。
要建立防止違規住人現象回潮、反彈的有效措施,對違規住人場所,出現回潮現象或拒不遷出的,一律對其予以查封。針對老城區和城中村,要重點檢查是否存在消防車通道、防火間距不足,公共消防設施建設滯后,出租屋消防安全條件達不到要求、管理混亂等問題,對不具備消防安全條件的場所和出租屋,一律不予經營和出租。
嚴格實施項目審批檢查不發通知不打招呼
李春生要求,各地要迅速對本地區存在突出問題的建筑物和場所進行一次全面的地毯式清查,對拒不整改火災隱患和消防違法行為的單位,無論涉及到誰,都要嚴肅追究法律責任。
李春生進一步強調,要把責任落實擺上重要位置。要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的要求,嚴格實施項目審批和事后監督。要加強督導檢查問責,采取不發通知、不打招呼,直奔基層、直奔現場,明察暗訪。
再探現場
5樓幾乎燒成焦土消防人員進樓查探
昨天中午,記者再回建業大廈火災現場看到,為防止死灰復燃,仍有部分消防員站在附近居民樓頂向大廈低樓層噴水。
被大火吞噬后的建業大廈,不少窗框被燒到完全變形,大廈內部被燒成廢墟。5樓被燒得最嚴重,成為一片焦黑。
昨天下午,有消防人員進入大廈內部查看情況。大廈附近的道路仍封閉,有住戶一直在封鎖線外,希望能回家拿東西。工作人員強調,居民一定要到街道登記,并在街道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才能進入警戒線。
“拒不執行就完了嗎?就到頭了嗎?我希望我們做到強制執行,而不是講拒不執行就完了。是政府部門不作為?還是我們的消防部門不作為?還是這里面有利益關系,存在腐敗行為?對業主的責任要查清楚,處理到位,罰到他們傾家蕩產。接下來的消防隱患大排查,不可以事先通知,要突擊檢查,明察暗訪,發現問題,誰監管誰審批,就誰負責。”
——副省長、省公安廳廳長李春生在大會上說
陳如桂提出要檢查好每一個設施
必要時批發市場控制進入人數
在昨天廣州市召開的火災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如桂表示,批發市場要不就關掉它,關不了就管好它。要把每個設施檢查好,設施很重要,比如說建業大廈,假設有噴淋系統,一著火,每層樓都噴淋,就不會燒得那么厲害。
陳如桂說,越秀區不允許再發生第三次類似事故,其他區也不可掉以輕心,特別是有批發市場的地方,就好像有定時炸彈一樣。陳如桂還說,為防止“三合一”場所的出現,到下班時間就要斷電斷水,必要時批發市場要控制進入的人數,好像新中國大廈、濂泉路、中大布匹市場這幾個“定時炸彈”,每一層每個區域都要有一個隨時待命的滅火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