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社會長焦>
    假哈佛校訓源于“勵志文化”
    假哈佛校訓源于“勵志文化”
    來源: 新京報 作者: 時間:2014-01-02 15:30

      謠言反映傳播者的訴求,心靈雞湯需求太盛,有人便會以假亂真。

      近日哈佛大學圖書館一位管理員表示:“關于哈佛大學的校訓在網上早已盛傳,尤其是在中國,但哈佛任何墻壁上都沒有所謂的校訓。”

      若不是這位管理員,假哈佛校訓不知還將在中國流傳多久。回頭去看,那些“校訓”漏洞頗多,比如彪悍的這句“狗一樣地學,紳士一樣地玩”,更可能產自中國某所高中。

      假哈佛校訓在中國流行不是偶然。謠言之所以流傳,往往不是編造者有多高明,而是它反映了傳播者的真實訴求。中國當下濃厚的“勵志文化”,正是假哈佛校訓廣泛傳播的心理土壤。這也可以解釋,除了哈佛校訓,還有大量偽造的外國領袖軼事、名人語錄,年復一年地在江湖上傳播,即使屢被辟謠也生生不息。

      人們需要心靈雞湯,自然有人來做煲湯的生意。從微博到微信朋友圈,那些“你不得不讀的兩百句話”“不轉發終生后悔”從不曾消失。心靈雞湯的需求太盛,“原生態”的不夠用了,冒牌貨自然就會推向市場。

      我們的“勵志文化”,從學校開始。幾乎每個高中生背過大量“名言名句”,既為激勵枯燥的學習,又為作文積累素材。畢業后,“勵志文化”被職場接力。勵志對象變成商業領袖,勵志目標變成了“升職加薪”。但勵志的方式沒變,同樣是“發人深省”的小故事加“言簡意豐”的語錄。

      人們喜歡拿“成功人士”和“著名機構”的經歷和話語,為自己的“奮斗號”列車加油,哪顧得了真假。哈佛校訓被拆穿后就有人表示:“能激勵人就行了,管它是不是哈佛校訓”。真正饑渴的人不會在乎食物的成色,他們只會挽起袖子,大喊:“來,干了這碗雞湯”。

    (編輯:李琳)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