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近日出臺《指導意見》,要求2015年底前,所有設市城市原則上全面實行居民階梯水價制度。發改委特別表示,階梯水價主要目的是引導居民合理用水、節約用水,不是讓大家多掏水費。????
所謂階梯水價,是指對使用自來水實行分段計量收費,居民用水越多,支付的費用呈階梯狀逐級遞增的一種用水定價機制。和階梯電價一樣,階梯水價在國外也不是一個新鮮的名詞。因為仰仗價格杠桿,這種定價機制有利于對資源的節約使用,同時又兼顧了低收入人群維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基本用水需求,因此在資源品價格普遍上揚的大趨勢中,針對不同消費群體實行階梯式價位便成為國際通行的做法。
國人對階梯水價實際并不陌生。據媒體報道,在兩部委發布《指導意見》之前,廣西、湖北、遼寧等省區的多個城市已著手進行階梯水價規劃和調整,有的地方則正陸續召開階梯水價乃至階梯氣價聽證會?,F在兩部委發布《指導意見》,等于明確了在全國全面實行階梯水價的時間表,這象征著中國資源品價格改革全面迎來“階梯時代”。
在水資源短缺的背景下,既然實行階梯水價意在“引導居民節約用水,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勢必很難提出像樣的反對理由??梢杂懻摰奈ㄔ趯嵤┑募毠?。
水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必需品的價格改革必須考慮到低收入群體的承受能力,而實行階梯價位的本意,也不是為了讓那些僅僅維持基本生活需求的用水者付出更多的費用,因此劃定一個基本用水量即階梯水價的第一檔標準,使基本用水量范圍內的居民免于水費上漲的壓力,是實行階梯水價的第一要務。
如何劃定基本用水量?兩部委的指導意見中提出,“各地要按照不少于三級設置階梯水量,第一級水量原則上按覆蓋80%居民家庭用戶的月均用水量確定,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用水需求”。80%的覆蓋率,當然不能說低,可以說已經涵蓋了絕大多數居民,但和當初設定階梯電價的第一檔標準一樣,這樣一個數據具體到各省份,因為主要依賴于政府相關部門和企業的數字,是否真實反映當地居民用電用水的實際,則可能很難避免意見分歧。在階梯電價實施過程中,曾有居民反映幾代人同居的低收入群體雖然人均用電量有限,但整體用電量較大,極易越過第一檔標準,實行階梯電價反將導致這一類型的家庭人均用電成本升高。實行階梯水價,類似問題仍在,能否依然可以置家庭人口差異、城鄉差異于不顧?
除了第一檔的標準爭議,相關企業的成本問題也是公眾議論的焦點。彌合這些分歧和爭議,不能缺少一些對話、溝通乃至博弈的平臺,需要一個廣泛吸納公眾意見的過程?!吨笇б庖姟分姓f:“實施居民階梯水價要全面推行成本公開,嚴格進行成本監審,依法履行聽證程序,主動接受社會監督,不斷提高水價制定和調整的科學性和透明度”,這里給出的堪稱各地實施階梯水價的前提條件。按照這一要求,怎樣使企業成本透明化,如何讓聽證會充分表達消費者的聲音,關系到階梯水價政策能否使公眾相信“意不在多收水費”,能否使公眾從中獲得節約用水的動力,需要各地拿出謹慎、細致、周全的方案。
水是生命之源,說中國的水資源面臨危機絕非虛聲恫嚇。保護水資源,一要居民節約使用,二要遏制污染對水資源的巨大破壞。階梯水價等政策的實施,有利于提高普通用水者的節約意識,但與污染對水資源的破壞速度和效率相比,居民的節約幾乎等于杯水車薪。一旦階梯水價政策在全國全面推行,即意味著公眾已經為保護水資源盡到了自己的一份責任,如果水資源狀況持續惡化,向誰問責應該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