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社會長焦>
中紀委“成績單”不可成“一枝獨秀”中紀委“成績單”不可成“一枝獨秀”
來源: 紅網 作者:徐靜 時間:2014-01-08 15:53
昨天,中央紀委網站曬出十八大以來紀檢監察機關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成績單”。成績單顯示,81萬名專兼職紀檢監察干部全部遞交了零持有報告書。在改進作風過程中,2013年,以中央紀委名義召開的全國性會議只有3個,全國紀檢監察系統會員卡專項清退電視電話會議僅用時20分鐘。(1月5日《北京晨報》)
伴隨著中央八項規定和六項禁令的出臺,過去的一年成了中國的“打虎之年”,一年之內十幾名省部級官員東窗事發,被打落馬。中紀委新版曝光臺上線,對貪腐官員進行實名通報,可謂踏石留印,抓鐵有痕,彰顯了中央把反腐進行到底的魄力和決心。
改革過程中,中紀委以身作則,大刀闊斧,率先垂范,為各級機關及地方政府做出了榜樣。在老虎蒼蠅一起打的反腐新態勢下,各省市也紛紛出臺了整改方案,在不同程度上給官員戴上了“緊箍咒”。這些地區和部門是否也應緊跟潮流,把“成績單”拉出來曬一曬?
公車消費、公款吃喝、大操大辦、迎來送往,“庸懶散”的工作作風,這些一直以來為百姓所詬病,既虛擲了公共資源,又遲滯了行政效率,與高效廉潔的服務型政府建設背道而馳。在中央的三令五申之下,公款送禮、吃喝之風確實收斂不少,然而,各種轉入“地下”搞“潛伏”的現象仍然不容小覷,不少地區“文山會海”的情況并沒有多大改變,“精簡會議”還沒有真正落到實處。
因此,其他地區和部門也應當像中紀委那樣曬出自己改進作風的“成績單”,讓人民群眾看到并切實感受到那種積極的變化和由此帶來的巨大動力。
公開“成績單”是一種有效的手段,可以讓人民了解反腐成效,堅定反腐信心,加強對黨的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公開“成績單”也是一種宣傳,讓“清正廉潔”觸及每一個國人的心靈,形成強大的社會氛圍;公開“成績單”更是一種號召,號召人民主動參與反腐工作,提供更多反腐倡廉線索;公開“成績單”更是一種警示,讓所有領導干部引以為戒、清廉為官。
只要有決心、動真格,三公問題就絕非是扳不倒的大山。要想反腐真正取得實效,不能僅靠一“曬”了之,而是要讓各地一“曬”到底。為防止中紀委的“成績單”成為“一枝獨秀”,還需制度規范。只有將頂風違紀、以身試法的官員公之于眾形成常態,才能對其他“想腐而不敢腐”的官員起到很好的震懾和警醒效果。唯有如此,“不正之風”才會終將休矣,營造一個“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環境便指日可待了。
(編輯:李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