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社會長焦>
    城鄉差距才是社保最大不公
    城鄉差距才是社保最大不公
    來源: 環球時報 作者:李長安 時間:2014-01-13 16:08

      最近,社會保障改革已成為全民關注的熱點話題。社會保障制度涉及每個民眾的切身利益,它的每一項改革都會引發利益的再分配。因此,推進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必須緊緊抓住其中的主要矛盾,以社會福利最大化為基本原則,盡快實現全體民眾充分享受社會保障“安全網”庇護的“中國夢”。

      關于當前中國社會保障的主要矛盾,社會上眾說紛紜,見仁見智者不在少數。不少人認為,社會保障最大的不公是公務員與普通企業職工之間的巨大差距。毫無疑問,這兩者之間的差距確實導致了諸多社會問題。但如果冷靜客觀地分析,這其中我們或許忽略了社會保障體系當中更大的缺陷,那就是城鄉社會保障的“鴻溝”。

      一方面,城鄉社會保障差距是我國當前城鄉分割、社會階層劃分明顯的主要誘因之一。據測算,目前我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養老金中位數為每年720元,而城鎮及其他居民養老保險的養老金中位數為每年1200元,前者僅及后者的60%。在參保面上,兩者的差異也十分明顯。以養老保險為例,據統計,目前我國能夠靠離退休金作為最主要養老方式的老年人僅占24%,而靠家庭其他成員供養仍占40.7%。更大的差別在于城市和農村,城市靠離退休金的占2/3,而農村只有4.6%。

      近些年,進城農民工的參保率雖有所提高,但仍處于極低水平。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我國參加養老保險的農民工只占16%,而其中的退保率卻高達40%。即使是參加了養老保險的農民工,由于轉移接續機制尚不健全,操作尚不便捷,因而實際執行的比例不高。

      另一方面,城鄉社會保障差距還是導致收入分配差距的主因之一。目前我國的城鄉收入比維持在3∶1的高位。有關研究表明,社會保障和福利性收入的不均衡是促使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在我國,城鎮職工要比農村居民在教育、醫療、住房等方面擁有更多更完善的保障和福利。比如城鎮職工冬天有取暖費、夏天有降溫費,還有住房補貼、交通補貼等,這些隱性收入都是農村居民以及絕大多數農民工可望而不可即的。

      當前,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已成為各級政府最重要的戰略任務。假如沒有城鄉社會保障差距的不斷縮小乃至最終并軌,那么新型城鎮化的戰略目標就不可能順利實現。有人測算,如果實現城鄉社會保障并軌,以2.5億農民工來估算,那么僅養老保險并軌過程中總的資金缺口就會高達30.69萬億元,其中企業需要承擔23.22萬億元。應當指出,這種計算方式是一種靜態、有失偏頗的方法。如果不考慮農村居民和農民工城鎮化后所創造的社會財富,而只是簡單計算他們的轉化成本,這本身就是一種偏見。

      總之,在當前的社會保障制度改革過程中,應當把盡快消除城鄉社會保障差距作為首要任務和當務之急。這不僅符合新型城鎮化核心是“人的城鎮化”的基本內涵,也是消除城鄉差距、實現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客觀要求。▲(作者是對外經貿大學社會保障系主任)

    (編輯:李琳)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