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節黃金周后期,海口秀英港都會出現嚴重的游客自駕車滯留現象,今年這一現象尤為嚴重(詳情點擊《聚焦海口港客流高峰游客滯留》)究其原因,瓊粵兩省的瓊州海峽客滾運輸企業之間的利益糾紛是造成滯留的重要因素。對此,在2014年海南省兩會上,省政協委員黃飛舟向政協會議提交了《關于組建跨省港航聯營公司,多舉措解決瓊州海峽通暢問題的相關建議》。該《建議》通過詳盡的調查數據、深刻的問題分析、國內外類似案例的解決,提出以組建跨省港航聯營公司的方式,根本解決瓊州海峽通暢問題。
????????瓊粵輪渡紛爭致旅客時間耽誤、企業利益受損
????????《建議》中稱,地處海南、廣東之間的瓊州海峽,是海南島與內地海上物流和人流的交通大通道,是“海南人民水上生命線”,保障其安全平穩暢通意義重大。近些年來,瓊州海峽水上交通安全生產形勢較為穩定,沒有發生重特大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和群死群傷事故,但瓊粵兩省的瓊州海峽客滾運輸企業之間的利益糾紛卻是持續不斷,最終影響到旅客的便捷舒適出行和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尋找一個有效的經營模式,徹底解決兩省企業紛爭不斷局面已是刻不容緩。
????????根據調查,瓊州海峽客滾運輸市場現共有9家港航企業經營,其中港口企業3家(廣東2家分別經營海安港和海安新港,海南1家經營秀英港),航運企業6家(廣東、海南各3家),主要經營兩條航線:海口至海安航線及海口至北海航線。其中,矛盾主要集中于海口至海安航線。該航線現共有47條船舶,其中廣東27艘,海南20艘。海南與廣東的運力差距使得兩省航運企業時常因船舶貨源配載發生矛盾。據統計,2012年3月發生的車客爭奪戰中,僅3天兩地船舶相互放空190多個航班,直接造成雙方經濟損失150多萬元。2013年從8月1日至9月21日,廣東運輸企業放空船舶達665個,僅油料損失達600多萬元;國慶僅7日,廣東、海南兩岸互相不給對方的船配班,導致兩省共放空船回程366個航班,合計損失300多萬元。
????????矛盾導致的損失不僅僅是經濟利益,過海車客時間更是被嚴重耽誤,原本僅需90分鐘的海上航程,卻往往需要3-4小時才能靠泊卸載,大多時間全都浪費在了等待裝卸和無效航程上。2013年8月5日,秀英港滯留車輛一度達到500多輛,甚至堵到了港口外的濱海大道,造成道路擁堵。直至8月6日,前來待渡過海的車輛仍有300多輛,大部分車輛等待時間已經超出了10個小時。
????????矛盾形成有硬件原因,根源是利益分配不均
????????《建議》分析稱,瓊州海峽矛盾形成有硬件方面的原因。港口方面,秀英港碼頭泊位少,港池操作區域小。除粵海鐵輪渡碼頭外,海南僅有1個港區11個泊位,其中大船泊位8組,小船泊位3組,集中作業。而廣東方卻是兩港區16個泊位,廣東海安港和海安新港各8組泊位,分開同時作業,效率大幅提升。另外,秀英港現回旋水域設計能力為半徑223m的掉頭圓,但隨著船舶大型化發展,瓊州海峽客滾船舶最大船長已發展至123.9m,需要半徑為247.8m的回旋水域,現有能力已不滿足實際需求,船舶在掉頭回轉時需降速操作,增加作業時間。加之,秀英港泊位結構布局為客滾泊位在外,貨運泊位在里,由于港池水域狹小,存在重疊水域現象,貨船進港靠泊需穿越客滾泊位的回旋水域,客滾船舶僅能待貨船靠泊后方能掉頭回轉,作業效率大為降低。
????????航道方面,海口秀英港的航道為綜合性港口航道,且受限于單向通航限制。據中交水運規劃設計院對秀英港輪渡碼頭運營通過能力評估研究得出結論,秀英港航道的極限能力約為每天進出160艘次,按秀英港淡季客滾船平均每天發35個班次計算,在執行輪班運營模式的情況下,一天進出港的航次達140個(其中無效航次占70個),加上集裝箱、散貨船平均每天18個進出港航次,所以秀英港航道只能滿足淡季正常的生產。如遇到旺季及極端天氣后疏港需要,航道的限制將難以滿足暢通疏運的需求。
????????《建議》同時分析稱,導致瓊州海峽矛盾的主要根源還是企業間利益分配不均。雖然兩岸的有關單位一直在溝通協調研究,也運行了不少的方案:1990年實施的“對等派船”,因當時海南運力多于廣東運力,廣東企業認為自身吃虧,繼而提出“經濟對等”模式。但隨著逐年出島的重車比進島的重車多,廣東方拖欠海南方的經濟指標與日俱增,廣東又提出取消“經濟對等”,于2002年短暫施行“大輪班”模式,然而該模式由于管理制度和監督約束機制不健全,企業間無序競爭造成了資源極大浪費,經濟效益嚴重下滑,不到兩年,“經濟對等”這一模式又重新啟用。2005年開始施行“航班對等” ,但隨著廣東省航運企業加大船舶更新力度,利益分配不均又使得兩省展開了車客爭奪戰。2013年8月珠航局組織實施了“輪班運營、定時發班”模式,由于硬件設施滯后,若船舶錯過當批作業計劃后,常需等待2個小時左右方能再進港作業,這已造成多次大規模的滯留和堵塞事件。
????????上述管理模式雖然在一定時期產生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始終都是治標不治本,無法根本解決矛盾糾紛。究其原因,就是這些模式是以尋求平衡企業間的利益為出發點來實現瓊州海峽通暢,但我們認為應該以保障瓊州海峽暢通為前提,再整合企業間利益,以實現社會利益與經濟利益最大化。只有將瓊州海峽的各個企業整合為一個利益共同體,才有可能徹底消除矛盾,形成合力,做大做強市場。
????????粵海輪渡就是一個例子。粵海鐵路有限責任公司集港口、船舶和調度于一體,內部運行順暢,成本控制顯著,市場份額自進入市場逐年上升,已從當初的10%上升至現如今的30%以上將近40%。
????????國內外解決同類情況均有先例,瓊州海峽可作參考
????????哥本哈根(丹麥)—馬爾默港(瑞典)。為了提升物流服務質量,促進區域經濟的繁榮和發展,2001年5月,丹麥哥本哈根港和瑞典馬爾默港組建了跨國聯營港口——哥本哈根—馬爾默港。聯營后的哥本哈根—馬爾默港擁有哥本哈根自由港的4個滾裝泊位和馬爾默的6個泊位,主要經營業務是汽車滾裝船、集裝箱船和游輪。兩港聯營后,內部資源共享,保持了高度的靈活性,雙方人員、機械和信息等可以實行內部交換。作為一個統一經營的港口,強化了貨物的調度,最大限度地減少空箱運輸,為用戶降低了成本,為兩國的市場提供統一完善的物流服務。
????????湖北宜昌滾裝運輸經營資源整合。川江滾裝運輸市場形成初期,各經營主體層次不一,市場參與主體中個體船戶與公司經營并存,各經營主體大量投放運力,船舶數量猛增到115艘,其中非標準滾裝船達到71艘,由于運力與運量失衡,每艘船舶月平均航行一個半航次,市場開始競爭無序,出現了爭搶車源和船舶互相殺價的惡性競爭。2002年,為了規范市場,在長江航務管理局的組織下,川江滾裝運輸開始了公司化改造階段,取消個體經營,由此相繼成立了21家滾裝運輸企業,之后又逐漸整合為19家,并促使71艘非標準船分步退出市場。經過整頓,運力與運量的均衡發展,車流量由2000年的4.5萬輛,增長到2004年的31萬多輛,每艘滾裝船的月平均航次由一個半增至3個航次左右,企業經濟效益大幅增長。2009年,在交通運輸部、長航局、湖北、重慶兩省交通港航主管部門及滾裝運輸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推進了宜昌市滾裝運輸經營資源整合。實現了經營統一,管理統一,收益共享(統一)的格局。通過港航企業間的經營資源整合,行業整體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顯著提高。
????????解決建議:加大建設投入、推進海峽經營資源整合
????????一,加大對瓊州海峽基礎設施建設。建議省政府對現有港口和航道的基礎設施建設予以扶持,加大資金投入,改善硬件設施,同時加快澄邁新海鄉輪渡碼頭的建設,解決碼頭泊位緊張的問題,達到航道雙向通航的要求。
????????此外,建議瓊粵兩省省政府搭建平臺,促進瓊粵兩省企業間合資建造碼頭。這種跨省港航企業合資建造碼頭也是有成功先例的。2010年,渤海灣客滾運輸行業最具實力的煙臺港股份有限公司、中海客輪有限公司和渤海輪渡股份有限公司合資興建同三輪渡碼頭。渤海灣上的這兩家航運企業原先是競爭關系,但是通過建設碼頭形成了強強聯手的合作關系,通過整合相關資源產生集約化效應,又實現了優勢互補,提高了在渤海灣客滾運輸市場的主導地位。
????????二,加快推進瓊州海峽經營資源整合。由交通運輸部牽頭,兩省省政府及省國資委、省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積極引導,以瓊州海峽各港口和航運企業為主體,通過參股、控股、互換股權等形式組建跨地區、跨行業的瓊州海峽港口航運集團,形成一家像粵海鐵路有限責任公司一樣的集港口、船舶、調度等資源權力于一體的聯營公司。具體整合方式如下:
????????1.首先組建海南航運聯合經營體。鑒于廣東3家航運企業于2012年組建了聯合經營公司,因此需先對海南的三家航運企業進行整合,參照湖北宜昌市載貨汽車滾裝運輸經營資源整合的做法,企業間簽訂合作自律協議,遵循“聯合經營、收益分享、行業自律”的原則,先將本省的航運企業所擁有的船舶納入聯合經營體統一經營,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2.組建瓊粵兩省港口航運聯營公司。在積累了一定的聯營經驗并建立起成熟的利益、權責、管控等主要機制時,瓊粵兩省現有的9家港口和航運企業,參照哥本哈根—馬爾默港的做法,以資產為紐帶組建一個統一的港口航運聯營公司。現有各港航企業將其港口及船舶等資源進行資產評估后,以資產入股,各方均為聯營公司的股東,根據股比享受收益分成和承擔責任,使瓊粵兩省的港口航運企業利益血肉相連,形成一個共同體。
????????3.瓊粵兩省港口航運聯營公司集港口、船舶、調度等資源權力于一體,實現經營、管理、收益三統一。經營統一:統一瓊州海峽客滾運輸價格,統一承攬車源,統一車船調度;管理統一:實行市場運行管理、行業監管和行業自律三個方面的管理統一;收益共享(統一):實現行業經營收益共享,經營風險共擔。
????????通過整合,一方面可有效配置資源,降低經營成本,提升效益和服務質量,做大做強整個瓊州海峽客滾市場,另一方面還能優化瓊州海峽運力結構,淘汰落后船型,改善現今運力過剩現狀,使瓊州海峽客滾運輸市場科學綠色發展。更重要是的,徹底解決了現有企業的矛盾紛爭,保障了瓊州海峽通暢,此外還形成了與粵海鐵路有限責任公司兩大主體適度競爭的新格局,為旅客提供更為安全便捷舒適的運輸服務。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