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一把手直接插手人財事務,實質上只是把一把手從泥淖中擇了出來。但腐敗的內核并未因此而祛除。因為人權、財權誰抓在手里,誰就有可能腐化變質。
關于黨政主要領導不直接分管人事財務等工作這一改革取向,山西快速進行了落實。其日前出臺的試行規(guī)定,對“干部人事工作、財務工作、工程建設項目、行政審批、物資采購”這五項“惹事”領域,給其“一把手”行使權力套上了制度的籠子。
此前,中紀委監(jiān)察部網站發(fā)布三中全會《決定》解讀文章,曾就《決定》規(guī)定“加強和改進對主要領導干部行使權力的制約和監(jiān)督”,進一步解讀為“減少主要領導干部對具體事務的插手干預”等等。事實上,不少地方從前些年開始即對此進行過探索。“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事、工程”一類的新聞,這些年屢成媒體關注的一大焦點。
在從中央到地方推行此類舉措之際,我們還需進一步深思,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權、財權等問題領域后,所產生的新問題。如果以為不讓一把手直接插手這些領域,就天下大吉了,恐怕沒那么簡單。
不錯,在諸多腐敗現(xiàn)象中,一把手的腐敗問題引起關注,核心就是一把手的“一言堂”乃至一手遮天。其腐敗的領域,就是在人權、財權以及其他油水多的領域伸手。
然而,不讓一把手直接插手人財事務,實質上只是把一把手從泥淖中擇了出來。誠然,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從制度上制約監(jiān)督一把手權力,會使絕對腐敗的可能性和程度沒那么劇烈,但腐敗的內核并未因此而祛除。因為人權、財權誰抓在手里,誰就有可能腐化變質。
一些地方探索一把手諸如此類“置身事外”的辦法后,一把手在“問題領域”出問題的現(xiàn)象少了,但腐敗現(xiàn)象本身并沒有減少,甚至出現(xiàn)更隱蔽、更難抓的新問題。比如物資采購,一把手不管了,某個副職管或某個部門一把手管,腐敗也便轉移到后者身上。只買貴的不買對的、中標者的資質籍籍無名,諸如此類現(xiàn)象仍層出不窮。再比如干部人事,一把手說了不算,但總會有一個或幾個說了算的,欲上位者無非是增加了一點腐敗成本,由搞定一個變?yōu)楦愣◣讉€而已。
這些問題說明,今天的改革,早就不能搞單兵突進,而必須系統(tǒng)推進,各項制度必須協(xié)調配合。物資采購,只有做到全程詳細公開,搞腐敗的人才不會那么輕易得手。干部選拔任用,只有對接干部的科學考核評價,由領導班子真正集體、民主決策,用人上的腐敗才會有所減少。
在這個意義上,各地落實中央改革決策,切不可機械理解執(zhí)行,亦當懂得中央強調改革系統(tǒng)性、協(xié)調性以及關聯(lián)性和耦合性的深意,更應當在實踐中進一步探索。這也正是實踐無止境、改革無止境、創(chuàng)新無止境的道理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