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社會長焦>
    養老券變卡,能否“一卡通”
    養老券變卡,能否“一卡通”
    來源: 法制晚報 作者: 時間:2014-02-10 17:33

      紙質養老券將變成電子卡,這張卡未來不僅具有養老和免費逛公園、坐公交車的功能,還將具備普通借記卡的一般功能,老年人用卡在POS機上一劃就可以實現消費。此外,養老卡的服務內容拓寬,不強調買商品,更強調買服務。

      為8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發放100元養老券,此舉不僅僅給老年人帶來了實惠,也體現了尊老、愛老的傳統,讓大爺、大媽們的心里更加溫暖。

      但是一直以來,養老券的使用范圍不是很寬,不少地方沒法使用,還有的時候使用養老券會面對找零困難的尷尬。

      例如《北京青年報》就曾經報道說,有的老人抱怨養老券不能買油、買面,家附近能用養老券的地方只有稻香村和都一處,可老人又不能天天吃點心、下館子。還有的老人反映,過去家附近的理發店、飯店、藥店都能用券,后來好多地方不收了,原因是店老板說收券特別麻煩,攢夠了一批券,要到定點的地方換,養老券有使用期限,過了期還不給兌換。

      養老券變成電子卡,這看上去很美,因為電子卡一般來說不存在找零的問題,劃轉、兌換也更為便捷,應該有利于更多的場所接納。

      如果養老卡和普通銀行卡、信用卡一樣,在有POS機的地方都可以使用,能買柴米油鹽醬醋茶,也能下館子、逛公園,無疑會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生活便利。

      但是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年人不習慣使用電子產品,可能會對電子卡有一定的排斥心理,比如害怕自己忘記密碼,比如記不住自己刷了多少、還剩下多少。

      所以紙質養老券變成電子卡的時候,應該多考慮一下老年人的特點,盡量簡化程序,或者實行“雙軌制”:如果上歲數的老人“看不慣”電子卡,也可以繼續發放紙質養老券。

      其實很多時候是券還是卡不是最重要的,做好這件事的關鍵之處還在于消費的時候不要“卡殼”,少些限制,盡量拓寬使用范圍、延長有效期,讓其更加貼心。

      據報道,未來養老卡的服務內容將會不斷拓寬,不強調買商品,更強調買服務,比如說使用養老卡不僅僅可以買米買面,還可以購買送米面上樓的服務,這就很貼合老年人的特點,是一個利好消息。

      我們建議,養老卡的背面不妨用較大的字體印刷上社區的上門服務電話,以方便眼神不好、腿腳不便的老年人更好地享受養老服務。

      讓養老券、養老卡的使用更合理的同時,還應該將其納入到整體養老體系之中,與醫保等養老政策統一起來。據報道,在西方發達國家,老年人福利是在全民福利的模式中逐步建立起來的,老年人除了可以享受公民的一切福利待遇外,還可享受社會提供給老年人的特有福利。

      美國、德國、瑞典、英國等都為老年人提供生活指導以及飲食配送。在對老年人尤為重要的醫療保健方面,美國提供住院和療養性服務,而德國、法國則提供護理扶助。我們期待的是,養老卡可以實現“一卡通”,在各個領域幫助老年人享受更多福利。

      去年年底,市人大“會審”財政預算的時候,有代表認為“養老券這種撒芝麻鹽似的服務”在推進養老事業發展中起的作用有限,建議建立養老經費增長機制。

      的確,對于有退休金、經濟條件較好的老年人來說,每月100元的養老券象征意義更大,但是對于家境困難的老人來說,100元起到的作用則非常有限。所以養老券變卡之后,最好能區分老年人的經濟收入和實際需求,實現差額發放。

    (編輯:李琳)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