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kwb.net/2014-02/10/6d63fd36a6e2b6453783fb5edbeec093.jpg)
假如袁隆平能獲諾獎
持久的世界和平只有在大量人口不挨餓之時才能實現。
據媒體報道,挪威議員提名中國著名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袁隆平、印度遺傳學家斯瓦米納坦和巴基斯坦人權活動家馬拉拉·優素福角逐2014年度諾貝爾和平獎。挪威議員提出,這三人可以分享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
袁隆平能否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當然是一個未知數,但是能被提名卻預示著諾貝爾和平獎的改變和改革。在諾貝爾獎百年歷史上,獲獎者和獲獎內容不乏爭議,但爭議最激烈的當屬諾貝爾和平獎。
爭議的焦點之一是如何理解諾貝爾關于和平獎的遺囑內容。諾貝爾在遺囑中對該獎項的規定是,“獎給為促進民族團結友好、取消或裁減常備軍隊以及為和平會議的組織和宣傳盡到最大努力或做出最大貢獻的人?!币谎砸员沃?,和平獎是要獎給那些為世界和平做出最大貢獻的人。
然而,時代在變化,即便不考慮政治和意識形態,為世界和平做出貢獻這一標準也存在著爭議,因為在今天要遴選直接為裁軍或阻止戰爭做出貢獻的個人或組織已經非常困難。其實,2001年諾貝爾和平獎百年誕辰時,諾貝爾評委會就表示,希望擴大和平獎的評選范圍,例如包括環境保護主義者、搖滾歌星,甚至記者。這意味著,即便間接對世界和平做出巨大貢獻的人和組織,也可以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實現這一轉變的顯著標志首先發生于2004年,當年的諾貝爾和平獎授予肯尼亞環境保護活動家旺加里·馬塔伊女士。諾貝爾獎評委會主席穆喬斯稱,“我們這次將和平獎頒給環保人士,是希望賦予和平更新更廣的含義,希望這對改善非洲的生存環境有幫助?!?/p>
除了從環保與和平有關的角度來闡釋和平獎外,諾貝爾獎評委會還從金融學、社會工作與減少貧困人群的關系來頒發諾貝爾和平獎。2006年搞小額貸款的孟加拉國的穆罕默德·尤努斯獲獎,評委會解釋:“持久的和平只有在大量人口找到擺脫貧困的方法時才會成為可能”。
如果按照間接推動和促進世界和平也能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理念,那么,現在該輪到袁隆平和斯瓦米納坦了,因為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促進了中國和亞洲水稻產量大幅提高,解決了糧食短缺問題。目前中國種植的一多半水稻都是袁隆平開發的雜交品種,而且他的雜交水稻技術已被推廣到20多個國家。而斯瓦米納坦是印度“綠色革命”的始祖,他開發的高產品種小麥和水稻技術使印度在消除貧困和饑餓的斗爭中取得了巨大成就。
如果袁隆平和斯瓦米納坦能獲獎,就應當看作是繼環保、金融和社會工作推動世界和平之后,生物技術推動世界和平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了,因為持久的世界和平只有在大量人口不挨餓之時才能實現。因此,盡管袁隆平只是獲得諾貝爾獎提名,但是也包含了諾貝爾獎的改革,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