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社會長焦>
聯想靠收購能再建創新基因嗎?聯想靠收購能再建創新基因嗎?
來源: 紅網 作者:程振偉 時間:2014-02-11 15:27
聯想29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手機業務被指作價過高,聯想股價繼春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大跌8.21%后,昨日繼續暴跌16.4%,公司市值在兩個交易日內蒸發逾265億港元。(2月7日《新京報》)
聯想花了29億美元購買摩托羅拉手機業務,而且還是從“二道販子”谷歌手里買的,谷歌是誰?那是全球數一數二的科技公司,聯想購買摩托羅拉打的如意算盤,谷歌哪能讓你完全遂心,所以很多人認為,29億買貴了,20%的摩托羅拉手機專利,加上品牌和固有員工,就能一勞永逸的獲取全球移動互聯網硬件大咖的通行證嗎?
其實,29億美元多是多了,恐怕連聯想自己也心知肚明,可移動互聯網時代正在撲面而來,作為全球第一PC生產商的聯想,眼看PC時代已經過去,再不拿出果敢決心,恐怕很快就要面臨生或死的問題。買,再貴也要買,但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錢解決不了的問題才是真問題。
聯想買摩托羅拉手機業務,看中的肯定不是日暮西山的“摩托羅拉”品牌,要的是摩托羅拉在智能手機上的專利,說白了就是要通過收購獲得與蘋果、三星平等競爭的通行證,沒有這些專利,覬覦全球市場的聯想會陷入與競爭對手沒完沒了的官司中,而且動輒就是天價賠償,手里不缺錢的聯想,又拿出當年收購IBM ThinkPad筆記本的套路,期望用并購“后發制人”,那么獲得移動互聯網時代主導權真是用錢就能買來的嗎?
聯想出天價,買的就是智能手機的專利,那么我們要問,智能手機全球市場前二位蘋果、三星的專利也是買來的嗎?不是,主要靠自己研發的;論歷史,聯想差不多和蘋果一樣大;論資歷,三星差不多和聯想同時進入PC市場,智能手機是新鮮貨,同樣歷史悠久的大公司誰也別說誰玩的早,關鍵還是眼光、戰略、基因。有人說,你怎么能把聯想和蘋果、三星比較?蘋果有喬布斯,三星貢獻韓國年GDP的20%,那我要說,聯想不是也有柳傳志嘛?這可是中國企業家之父啊,從小就崇拜柳傳志的馬化騰、李彥宏們如今都已打下自身帝國,柳傳志和聯想是否已然落伍?其實,柳傳志和聯想曾經是中國科技企業的代表,要市場有市場,要支持有官方支持,可為何如今還在為打入移動互聯網博弈圈大花冤枉錢?
聯想也是世界五百強,有如今的PC全球第一供應商的名號(現在聽來倒像是諷刺)也不容易,可總覺得聯想更像個銷售公司,科技公司的純度似有不足,聯想今日的成就有多少得益于中國巨大市場和高速發展的紅利?聯想之路是否太依賴政府采購?做“讓世界聯想中國”的世界級科技企業,柳傳志楊元慶們是否少了點眼光和戰略?當然最缺的恐怕是蘋果那樣的創新與洞察力。
移動互聯終端的天下,蘋果靠研發,三星靠跟隨創新,聯想靠收購,聯想曾經在PC博弈之路上的角色,似乎早就預示了今日的困局。
(編輯: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