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社會長焦>
三味書屋前插隊血案里難品文明味道三味書屋前插隊血案里難品文明味道
來源: 紅網 作者:張立 時間:2014-02-11 15:29
2月3日,大年初四,在浙江紹興魯迅故里“三味書屋”景點前,游客因排隊發生爭執,繼而引發群毆事件。當日,魯迅故里景區雖然下著小雨,但春游的人們仍然絡繹不絕,“三味書屋”景點門前數百人等候進入,幾名游客因擁擠發生口角,繼而6人對1女大打出手,時間長達4、5分鐘,最后在景區協警再三地勸解下停止了打斗。(2月8日光明網)
公共場所排隊入場,是現代文明的基本要求。隨著人們文明意識的提升,排隊候場、進場、購物消費等已經成為多數人的行為共識,并對他人插隊行為也能主動提醒,但發生在魯迅故居三位書屋前的插隊糾紛,六人對一女大打出手,無論出于何種理由,出于何種義憤,都不是文明社會該出現的。
雖然不在現場,但情形可猜測三分。被打的女人,要么是主動插隊者,并且態度非常蠻橫,招惹眾怒被群起而攻之;要么是勸解他人不要插隊,損害了插隊者的個人利益。無論是哪一種,對一位女子如此大動干戈、施以重手,顯然違背了魯迅先生“辱罵和恐嚇決不是戰斗”的文明精神,是與現代文明背道而馳的。于排隊文明秩序的建立,沒有絲毫的助益。
這種現象與在公交車上老人動用暴力強迫他人給自己讓座類似。給老人弱者讓座,是公民美德的體現,是公民的基本道德義務,但強迫他人履行義務,就可能是侵權行為。排隊進場是一種文明素養,維護他人的人身權益以及人身自由也是一種文明表現,即便是罪犯也有人身權被依法保護的權利,又何況排隊糾紛中的弱女子呢?文明本沒有主次之分,如此在排隊糾紛上侵犯他人人身權,豈不是以一種文明侵犯另一種文明,最終丟了文明的臉嗎?
到魯迅故居休閑旅游的,大抵都是為了領略一代文學巨匠的文明風采、人格魅力。魯迅的歷史地位和文學魅力在于,對現代文明的奮力開拓。如此在三味書屋前大動干戈,是不是有違此次旅游的初衷?又怎能體會出現代文明教化的意義?
(編輯: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