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在全國實施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的74城市排名中一直第一的海口,其力推的一系列保護生態之舉廣受好評,今年,海口在生態建設上將拿出什么樣的“硬招”,在海南省“兩會”上受各方期待。
????????海南省人大代表、海口市委副書記、市長倪強今天接受海南日報采訪時,對生態保護做出積極回應,他說,省委、省政府近年來多次到海口調研,對海口以生態立市實現綠色崛起寄予厚望;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陳辭始終強調,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是海口科學發展的核心資源和生命線,特別是在全國一些地方霧霾頻發情形下,更加凸顯出海口良好生態環境的吸引力和競爭優勢。只有堅持生態立市,環保優先,才能實現綠色崛起。今年年內,海口將從規劃、產業轉型升級、體制機制創新等角度,從八個方面力促海口生態爭優。
????????今年,海口市將開展大氣環境綜合整治,提高機動車入市門檻,實施高污染排放機動車第三階段限行區域,禁止農用車進入主城區,淘汰2005年以前注冊運營的黃標車。
????????海口市今年實施市區城市排水管網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完善水網動力工程,開展大同溝、龍昆溝、電力村溝、東西湖水體整治。開展東寨港環境綜合整治,加強污染源環境監管,3月底前完成演豐東河3家養豬場等。
????????以推行垃圾分類為突破口,實現垃圾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逐步建立起廢棄物處置的循環經濟體系。探索農村垃圾就地減量和分類處理的運行模式,逐步建立“戶分類、組保潔、村收集、鎮轉運、市處理”的城鄉一體化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機制。
????????啟動城市總體規劃的修編工作,制定《海口市環境總體規劃》,劃分禁止開發區域、限制開發區域、優化開發區域、重點開發區域,從源頭優化城市環境保護格局。安排城區道路建設工程 28個,進一步優化城市路網,減少交通不暢導致的機動車尾氣污染。
????????按“工業向園區集中,園區向西部轉移”的工業布局原則,大力發展推動美安科技新城建設,逐步改變歷史遺留的工業與居民區混雜的狀況,逐步消除結構性污染。
????????在產業選擇上,海口選擇低碳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海口市嚴格環境準入,把環保標準作為產業和項目落地的前置條件,禁止高能耗、低產出、重污染的生產工藝項目入駐,從源頭上遏制污染,為保護海口優美環境設置了一道“綠色門檻”。
????????建立嚴格的生態紅線保護制度,海口于年內劃定集中式飲用水源地、自然保護區、重要生態濕地等重要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脆弱區的生態紅線,嚴守生態安全底線;全面推行污染物排放許可和總量控制制度,實行大氣環境、南渡江流域等重點領域聯防聯控。
????????加強環境監管執法,對新上項目,提高環保門檻,執行最嚴格的標準,對于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實施“一票否決”,不欠“新賬”;對于現有的污染項目做到鐵腕執法、鐵面問責,快還“老賬”。
????????八大措施
????????●空氣:淘汰老舊“黃標車”
????????●水:搬遷演豐東河養豬場
????????●垃圾:就地減量分類處理
????????●規劃:優化路網減少尾氣污染
????????●布局:工業不與居民區混雜
????????●產業:轉型升級首選“低碳”
????????●體制:探索增設鎮一級環保機構
????????●監管:不環保項目“一票否決”
?
相關鏈接:
報告稱機動車污染是灰霾重要成因:黃標車成禍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