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2月28日消息(海口晚報記者黎光 實習生李藝)居家時一般的頭痛腦熱,要走多久才能找到一家最基層的衛生服務機構?今天召開的海口市政府第26次常務會通過的《海口市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發展規劃(2013-2017年)》提出:最遠行程15分鐘。
服務半徑過大是硬傷
市衛生局負責人介紹,海口現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98家,含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9家,社區衛生服務站79家。共有在崗人員2268人,其中全科醫生僅70人,占531名臨床醫師總數的13.2%,且人員工資需靠營利發放,工資待遇低,導致隊伍不穩定。
由于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用房無統一要求,大部分工作用房為租賃房,因此布點會隨租房條件而變。導致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網點布局不甚合理,一些社區內網點過密,一些社區卻存在空白。而且服務半徑過大,達不到方便、快捷服務的要求。
打造社區15分鐘衛生服務圈
針對上述問題,《規劃》提出打造社區“15分鐘服務圈”,每3-10萬名常住居民或1個街道辦事處所轄范圍有1家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人口規模大于10萬人的街道,應增設1家中心;根據規劃需要延伸設置若干家社區衛生服務站,0.6-1萬人口可設立1所社區衛生服務站,大于2萬人的可增設1家社區衛生服務站,人口規模小于0.6萬人的,可納入鄰近社區衛生服務站負責,讓社區居民步行15分鐘就能到達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根據規劃需要延伸設置若干家社區衛生服務站,完善海口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網絡建設。
同時,推行社區首診制,建立健全社區衛生服務與大中型綜合醫院、專科醫院、婦幼保健和專病防治機構之間的雙向轉診機制,基本形成“防保在社區、小病到社區、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的服務模式。
社區衛生服務設施與民宅“三同步”
《規劃》要求加快網點建設,提出城區以街道為單位,2017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覆蓋率達100%;新、改建居民區,社區衛生服務設施要與居民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投入使用。對于社會力量舉辦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對購置、租用公共衛生業務用房予以相應補貼。加強隊伍建設,到2015年全科醫生達到350人以上,全科護士達450人以上,衛生技術人員本科生畢業比例達20-30%;到2017年,衛生技術人員接受社區全科醫學相關知識及技能培訓率達100%。
?
相關鏈接:
海口青年路:社區衛生站蟲子爬滿墻 每天掃出十多斤?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