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評論>
    中國經濟如何完成“高難度動作”
    中國經濟如何完成“高難度動作”
    來源: 海外網 作者:徐立凡 時間:2014-03-14 15:27

      3月13日,在全國兩會閉幕后的總理記者招待會上,李克強就經濟問題答記者問表示,“今年挑戰依然嚴峻,而且可能會更加復雜。我們既要穩增長、保就業,又要防通脹、控風險,還要提質增效,治理污染,多重目標的實現需要找一個合理的平衡點,這可以說是高難度的動作。”

      之所以說是高難度動作,原因在于自去年以來,經濟領域的GDP崇拜終于開始被解構,而與基礎民生息息相關的就業、環境治理等問題被擺到了政府工作的中心位置。同時,外部環境也遠非穩定。美歐的經濟復蘇仍低于預期,而多數新興經濟體則因美元回流而面臨市場動蕩的嚴峻考驗。此外,傳統和非傳統的安全挑戰也越來越成為制約經濟平穩增長的重要因素。在這種情況下,經濟政策的平衡點確實很難選取。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GDP預期增長目標為7.5%左右,如何實現并接近經濟增長的目標,國內外普遍關注。

      好在,以改革為先導,去年中國經濟的增長下對了“先手棋”:強調經濟在合理區間運行就無需刺激,厘清了市場對于政策前景的迷思,使得經濟政策的穩定性趨強;上海自貿區的設立展現了前所未有的開放空間,并使“負面清單”管理的全新監管模式成為可以普遍適用的改革方向;注冊資本登記制度的改革降低了市場主體發育的門檻,大大激發了社會創新活力。李克強在與中外記者見面時提供了一組數字:去年新注冊企業增加27.6%,其中私營企業新增30%,達到十多年來最高值。這些都反映出政府自身改革的能量。

      當然,僅僅下好了先手棋,還不能保證今年乃至以后經濟就可平穩增長。創造這樣的經濟增長態勢,還需要下好中國經濟的后手棋。事實上,盡管經過一年的努力,全局性的改革局面已經打開,但是,改革紅利還遠遠沒有釋放出來,許多積弊仍然或顯性或隱性地成為束縛經濟的繩子。

      比如,由于經濟稟賦和創新能力不足,許多地方政府仍然不得不依賴于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行政資源如何平衡經濟增長與改善民生、治理環境之間的關系,仍然缺乏明確的操作路徑。

      又如,傳統行政慣性仍然動力強大,部門利益、地方利益仍然牢固。在這種情況下,劃清權力與市場的邊界并非易事。即使權力在表面上退出了應該退出的領域,仍然可能改頭換面進入并試圖主導市場資源的配置,保持其原有的“尋租權”。

      再如,面對已經成為中國產業階級中堅力量的農民工及其家屬,盡管已經獲得了“進城”權利,但是如何能在城里留下,仍然難以突破舊有制度和管理思維的屏障。這不僅會遲滯新型城鎮化的進程,也會遲滯數億人成為現代消費者的進程,從而讓經濟增長主要由內生型動力帶動的調控目標,變得遙遠。

      下好中國經濟的后手棋,需要韌性的改革才能贏得實施空間,贏得越來越廣泛的共識。就像李克強在記者會上所說,“我們還要繼續去啃硬骨頭。”好在政府在去年發力,已經明確了改革的路線圖。關鍵是,如何踏準已經標好的路標;而一旦踏準了點,經濟增長的新局就將豁然開朗。

    (編輯:李琳)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