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社會長焦>
    “校長標價賣職稱”的丑劇何時休
    “校長標價賣職稱”的丑劇何時休
    來源: 紅網 作者:戎小平 時間:2014-03-17 16:29
      老師想要評職稱,得先和校長花錢買名額,這在安徽省宿州市第十九小學已成為老師之間心照不宣的秘密。而按照“慣例”,職稱名額由校長“標價”,遇特殊情況還可以“打折”。記者近日從宿州市埇橋區教育局獲悉,涉事校長劉某已經被停職,接受紀委調查。(3月16日《京華時報》)
      
      如果不是當事人向媒體“吐槽”,“花錢買職稱名額”黑幕在該校依然有其根深蒂固的生存土壤,而此種發生在教師職稱評選過程中的不良現象恐怕不只是被曝光學校出現的“個案”,其他地方和學校難保沒有類似“潛規則”。
      
      職稱的高低不僅關乎教師的個人榮譽,它還直接與工資待遇掛鉤;職稱同時也是衡量一名教師教學水平高低的一把重要“標尺”,從這種價值維度出發,高職稱的教師更容易受到名校的青睞,在新一輪教師崗位競爭中也將占得先機。
      
      通常情況下,由教育主管部門分配到各個學校的職稱名額(特別是較高級職稱),對“嗷嗷待評”的廣大教師來說畢竟是“僧多粥少”。名額該如何分配,一般由學校“一把手”校長說了算,這無形中就給了把關人以權尋租的可能,也就有了校長明碼標價賣職稱名額的丑劇。
      
      被教師奉為“香餑餑”的職稱證書,一旦沾上了“銅臭味”就勢必會折損其含金量,也透支著公平公正的法則。而若改變這一現狀,唯有將“一把手”的權力鎖在籠子里,讓教師職稱評選去行政化,改變之前的校長“一言堂”為職稱評選委員會說了算,使評選過程公開、透明,接受全體教師監督。
      
      此外,“校長標價賣職稱”也從側面反映了一些學校和教師過于看重職稱的現象,造成了評判教師優劣標準的機械化和片面化。事實上,某些職稱低的教師的教學水平并不一定低,反之亦然。因此,要建立更加科學的教師評價體系和待遇分配制度,摒棄“職稱高教學水平則高”、“職稱高待遇就一定要高”的價值判斷,從而引導教師將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將學生教好”的這一課題上來。
      
      文/戎小平
    (編輯:李琳)
    ?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