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社會長焦>
    官員學歷“鍍金”背后是管理“注水”
    官員學歷“鍍金”背后是管理“注水”
    來源: 紅網 作者:薛家明 時間:2014-03-17 16:50
      全國政協委員孟學農在接受北青報采訪時表示:有些人讀什么博士?圖虛名,招實禍。真想建議中組部把這些博士招來考一下。好幾個貪官都是博士。我抨擊不學無術、注水的博士。(3月11日《北京青年報》)
      
      近年來,官員學歷飆升已是不爭的事實,有的官員的名片上,甚至密密麻麻的加注上XX專業金融博士、XX學者等諸多頭銜。俗話說學無止境,干部去學校“充電”本是好事,可以漲見識、增本領,便于日后駕馭復雜情況。但可怕的是,部分干部充電目的非常“純粹”,就是為了學歷“鍍金”。有的干部不惜通過行政手段,混到一張真實的“假學歷”。
      
      然而,與學歷的水漲船高相比,部分官員的素質和能力并未直線上升,甚至充斥著廖少華等“水貨”官員,難怪孟學農感慨:“有些人讀博士是為了圖虛名,真想建議中組部把這些博士招來考一下,好幾個貪官都是博士。”可見,官員學歷“鍍金”背后必有監管的注水。于是,我們看到,部分官員節節翹課,卻能以優異成績畢業;部分官員的論文屢屢被曝抄襲,卻能逃過導師的“慧眼”。
      
      事實上,誰都知道學歷不能直接轉化成能力,“鍍金”學歷更與提升執政能力沒有半毛錢關系。可為何部分官員還是在學歷征程上前赴后繼呢?其實,一些官員學歷造假“動力”十足,根源在于“學而優則仕”。部分單位過分迷信“年輕是寶、學歷是金”,而忽略了能力才是官員升遷的“硬杠杠”。于是,部分官員瘋狂的學歷饑渴,甚至是饑不擇食。
      
      誠然,在全社會學歷“高消費”的蔚然成風下,簡單的批判官員學歷注水有失公允。但官員畢竟不是普通人,作為公眾人物,他們的導向作用非常明顯。因此,打破官場的學歷“鍍金”要不等不靠主動而為。一方面,組織人事部門要走出唯學歷論崇拜癥,撤銷一些干部晉升的隱形門檻,客觀公正的考核干部,讓那些使用“鍍金”學歷的干部沒市場。另一方面,高等院校也要珍惜自己的羽毛,讓學歷出品沒后門。
      
      文/薛家明
    (編輯:李琳)
    ?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