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社會長焦>
就業率不當政績,卻應當成為教育目的就業率不當政績,卻應當成為教育目的
來源: 紅網 作者:王勇強 時間:2014-03-17 17:05
昨日,聊起教育改革,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大學校長周緒紅的性格展露:“當一個大學的校長,不同于在一個地方當官,校長的本質工作是治校,不能把學生的就業率當做政績,而是要通過校長的治校、改革,回歸教育培養人才的核心本質?!保?月11日《重慶晨報》)
在今年的兩會上,有不少代表委員重提高校去行政化的建議,直指當前高校的行政化和官僚化有愈演愈烈之勢。有教授坦言,“在我國,官員任命校長,校園管理行政化,整個高校校園仿佛成為了一個大官場?!?br/>
周緒紅代表的率性表露,指向的也是高校的去行政化和官僚化,大學校長不能把自己等同于官員,拿學生的就業率當政績,背離教育培養人才的核心本質。筆者贊同周緒紅代表的說法,但也有疑問。即使大學校長不把學生的就業率當政績,但學生就業率卻是與高校教育息息相關的話題。
可以說,大學生就業率是展示高校教育成果的直接體現。一所大學辦得怎么樣,設施多么完善、師資多么雄厚都顯得過于抽象,最直觀的考量標準就是就業率。高校以培養人才為核心本質,但培養出的人才不是關在籠里的金絲雀,最終是要“放歸”社會,一是要自食其力,二是為社會作出貢獻,這都要通過良好的、有質量的就業來實現。如果一所高校不能培養出高就業率的學生,那它的教育也不會是成功的。
再者,高校的學生就業率也是吸引學生報考的金字招牌。學生和家長是很現實的,在中學階段,他們看中的是學校的升學率,到了大學就變成了就業率。在一所大學,付出不菲的投入、花費四年的光陰,不就是想在將來謀到一份好工作?那么多學生以考上清華北大為榮,不只是因為學校多么有名,還有就是拿出清華北大的畢業證,用人單位也會刮目相看三分。
我們的教育改革,不管是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還是中學的文理不再分科,亦或是大學的去行政化,都是為了改善教育環境,以培養出人格更完善、素質更全面、更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失業率是影響社會穩定的一個因素,而高校教育如果能實現良好的學生就業率,不光是教育的成功,更是對社會穩定的良好促進。
今年的高校畢業生將達727萬人,已被媒體喻為繼2013年“史上最難就業季”后的“更難就業季”。周緒紅代表認為,“教育,應該是根據社會需求進行的?!贝髮W校長不能把學生就業率當成政績,但高校教育卻不能不把努力提高學生的就業率當成自己的重要目的。
文/王勇強
(編輯: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