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評論>
國企監管不能靠“空降”干部一招鮮國企監管不能靠“空降”干部一招鮮
來源: 紅網 作者:薛家明 時間:2014-03-18 14:54
為杜絕類似腐敗案件的發生,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市紀委監察局會同市國資委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強和改進市屬國有企業紀檢監察組織建設的實施意見》,從國企紀委書記的選拔、分工、薪酬、考核等多個層面保證紀委書記敢于、善于監督國企一把手。再過幾天公示期,從去年年底開始的12家成都市市屬國有企業紀委書記大調整就全部完成。(3月17日《成都商報》)
“對于國企這類講究產出的企業來說,紀檢確實是個長期被忽視的力量?!苯陙?,國有企業被揪出的“蒼蠅”、“老虎”不少,然而,派駐的紀檢干部貢獻幾何?從目前掌握的數據看,結果恐怕并不樂觀,至少遠遠低于群眾的預期。為什么派駐紀委“失靈”,發現不了腐敗分子?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紀委受同級黨委領導,待遇、福利,甚至是升遷都要看老總臉色,人在屋檐下又怎能不低頭?
此次,成都試點直接“空降”紀檢干部,使其在管理、選拔、待遇上都與派駐單位脫鉤,是一次值得點贊的嘗試。空降紀檢干部,一方面可以提高國有企業紀委監督的獨立性和權威性,避免“近親繁殖”造成監督“致盲”。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讓國企紀委書記能夠“甩開膀子”,敢于、善于監督國企一把手,破解“同級監管太軟”的難題,讓紀檢干部人在屋檐下,也能不低頭。
然而,雖然成都市的改革方向是對的,改革的力度和勇氣也值得肯定。但要真的讓同級監管硬起來,卻絕不能靠“空降”干部一招鮮。試想,紀檢干部空降到企業,兩眼一抹黑如何快速進入工作狀態?對領導班子不熟悉、對財務狀況、生產情況不了解,又怎么能保證不成為“局外人”,不被糊弄。另外,紀檢干部以上級領導為主,如何不被班子成員不視為“欽差大臣”,產生距離感而避而遠之?這些問題,都需要認真破解。
“空降”紀檢干部到企業任職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但是要讓紀委監管硬起來,卻還要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有關方面不能期冀于空降干部一勞永逸,而是要認真思考,如何進行制度設計,讓派駐干部與班子成員和而不同?如何讓空間干部迅速進入工作狀態?對派駐干部如何考評、監督?只有把這些難點困難預計足、考量好,在制度設計上予以體現,才能讓內部監管硬起來、強起來。
文/薛家明
(編輯: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