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貨商店屋頂的違建。 徐小勇 攝
人大常委再遭舉報:市中心造5000平方米違建
王紅光虛開增值稅發票一事在寧波掀起的軒然大波還未落定,2013年8月,吳文蔚又向寧波市海曙區城管局舉報,稱王紅光在位于市中心的寧波第一百貨商店和江廈街5號,私自搭建5000多平方米的違章建筑多年,至今相安無事。
“當初他還向我炫耀自己本事大。”吳文蔚說,兩人在還沒翻臉前,王紅光曾向她提及,在這兩個地方多建5000多平方米的房子,要是以后拆遷,這些都能賠錢。
據吳文蔚介紹,寧波第一百貨商店和江廈街5號這兩個建筑雖然相近但并不相連,王紅光把兩棟大樓通過搭建空中走廊的方式連成一片,同時在兩棟樓的頂部搭建了多間房屋。
現在,第一百貨商店一樓開起一個手機市場,兩處建筑的其他部分則用于開設紅光羅浮宮家具館。根據紅光集團的官方網站介紹,該處家具館的面積達到20000平方米。而舉報人向記者提供的房產證信息顯示,這兩處房產的建筑面積不到15000平方米。兩者相差也剛好5000多平方米。
紅光集團的總部就位于第一百貨商店的七樓,七樓再往上走,還有一個員工的衣物儲藏間和電梯設備間。根據吳文蔚的說法,這幢樓原來只有六層樓高,七樓是后來增加的。
根據舉報人提供的房產證顯示,寧波第一百貨商店的最高樓層確實僅為六層。
2月20日,紅光集團辦公室石姓主任接受記者采訪時稱,關于違建的相關事宜一直是王紅光本人在處理,其他人并不了解情況。石主任稱,王紅光最近一直很忙,都不在辦公室。
之后,在記者的一再要求下,石主任多次撥打王紅光的電話,但一直聯系不上。對方表示會請示領導后,再與記者聯系。
有關部門存檔的圖紙顯示,第一百貨商店很大一部分的建筑僅有三、四層高。但是,記者站在紅光集團七樓總部往下望,發現這些房子已經“長”到了五、六層,長高的地方大部分用藍色彩鋼瓦搭建屋頂。江廈街5號大樓屋頂還有一棟類似小別墅的建筑。
2007年,以王紅光為法人的第一百貨有限公司向寧波市規劃局遞交了要求進行外立面裝修的申請,申請在大樓頂部周邊修建一圈高大的哥特式建筑。寧波市規劃局頒發的《建設工程規劃證許可證》,允許寧波第一百貨有限公司進行外立面裝修,但建設規模為“0平方米”。
記者發現,正是這一圈哥特式建筑擋住了第一百貨商店和江廈街5號大樓屋頂的違章建筑。如果不是從高處往下看,根本無法發現位于寧波市中心的大樓屋頂還存在這么多的違章建筑。
王紅光回復城管:政府將進行整體開發
2013年11月29日,寧波市海曙區城管局向吳文蔚出具書面回復:“經現場查看,您反映的這一地區房屋老舊,年代久遠,且房屋均成一片。我局江廈中隊會與相關部門聯系,調閱有關資料,進一步了解這一區域建筑物的相關情況?!?/p>
“違法建設不單單是紅光羅浮宮上面有,下面也有。”寧波市海曙區城管局江廈中隊中隊長夏文國告訴記者,紅光羅浮宮區域原先的老房子都建于80、90年代,現在看到的房子都曾拆后重建過,重建的房子最少也有10年,建設之后面積有一部分增加。
夏文國表示,紅光羅浮宮因為拆后重建,已經難以辨別原本的面貌,由于改動幅度太大,分不清哪邊是違建。具體有多少違建面積城管部門也并不掌握該數據,需要測繪才能確定。
這部分違建如何處理也讓夏文國感到很苦惱,因為違建已經與合法建筑融為一體。他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對該區塊進行整體開發,而當地各級政府也有這個想法。
但是,“對屋頂明顯的違章建筑,是一定要拆除的。”夏文國介紹,紅光羅浮宮屋頂上比較明顯的違章建筑共有三處,分別用作會議室、辦公室和倉庫,總面積500—600平方米。
寧波市海曙區城管局江廈中隊調查發現,上述三處違章建筑建于2004年至2006年間。該中隊于2014年1月20號向紅光羅浮宮下發了《接受調查通知書》,要求企業法人到該局做筆錄。
2月19日,寧波市海曙區城管局江廈中隊陳姓副隊長到紅光集團與王紅光做對接。王紅光明確告訴陳副隊長,紅光羅浮宮所在的第一百貨商店和江廈街5號區塊在2014年上半年肯定會進行整體開發。
但夏文國告訴記者,其所在的單位并沒有接到過上級部門今年上半年要對這個區塊進行開發的任何文件,因此將對屋頂的違章建筑依法依規進行查處。
3月19日,夏文國告訴記者,從當日下午開始,第三方的測繪公司將對第一百貨和江廈街5號展開測繪,繪出圖紙從而確定具體的違章情況。
“(王紅光)口頭表示,如果確實存在違章,原則上配合拆”。夏文國19日說,此后王紅光又到過城管中隊,但“最終還是要書面認定”。
據夏文國介紹,測繪結束后將確定拆除方案,需要探討過,“里面好多(違章)部分都連在一起,包括頂上”。
按照計劃,紅光羅浮宮屋頂違建拆除工作將于6月底前完成。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