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和同業業務相關監管意見正在逐步落實。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深圳銀監局近日向招商銀行、平安銀行下發《關于推進理財業務和同業業務治理體系改革的通知》(深銀監發【2014】12號,下稱“12號文”)。
12號文指出,對理財業務進行事業部制改革,由總行設立事業部,統一設計產品、核算成本、控制風險,嚴格規范理財業務的內部管控和風險管理;同業業務由總行建立專營部門單獨經營,其他部門和分支機構不再經營,分支機構不能做資產轉讓、賣出回購、買入返售等同業業務,分支機構不得在銀行間市場單獨立戶,已開立的賬戶要限期銷戶。
四川銀監局近日也下發了《關于同業業務規范和改革治理有關通知》(川銀監辦發【2014】70號,下稱“70號文”)。除了傳達相關事業部機構改革監管意見外,70號文還重點提出深入開展同業業務風險排查。
權威人士向記者透露,各地方銀監局下發同業業務改革通知是銀監會2014年監管工作要求。“監管要求的同業業務改革方案包括四塊,一是業務流程改革,包括期限、授信管理等;二是組織架構改革,法人總部建立專營部門單獨經營;三是業務產品清理,即產品權限管理范圍;四是IT系統改革,系統需加強同業數據質量管理。”
“近年銀行同業業務發展過快,許多表外融資通過同業業務繞道,加大了監管難度,甚至部分理財資金與銀行自營資金區分不明顯,通過同業業務對接非標資產,加大了業務風險。”一位深圳銀監局人士稱,“這次監管思路是以推進事業部制改革規范業務流程、會計核算和風險管理,提高透明度。”
招行、平安“6月末要初見成效”
據了解,銀監會1月17日召開的2014年全年工作會議即把理財業務和同業業務治理體系改革確立為今年的兩項主要推動事項。
銀監會指出,之所以從這兩類業務入手改革,主要是由于當前理財和同業業務發展不夠規范,具體表現為:業務前后臺不分,機構總行分行不分,產品設計和資金運作按照信貸管理的權限劃分,總行分行多頭開發產品,層層代理外部產品,隨意接受飛單業務;分支機構自立門戶直接進入貨幣市場拆借資金,多頭辦理同業業務。
深圳銀監局12號文要求招商銀行和平安銀行盡快成立改革領導小組,積極推進理財業務和同業業務治理體系的改革,“應明確改革任務和時間表,一季度末要制定出改革方案,六月末這兩項重點改革要初見成效”。
招商銀行在去年年底已經對金融市場條線進行架構調整,在總行成立同業金融總部,由分管副行長丁偉兼任總裁;同時專門成立資產管理部負責銀行理財業務,但并未進行事業部制改革。
“下一步視同業推進進展再看。”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應監管要求,目前該行已經形成新一輪事業部制改革方案,“落實起來還需要一段時間”。
據記者了解,平安銀行在金融市場領域已成立金融同業事業部和金融市場事業部,前者為產品事業部(準利潤中心),后者為行業事業部(利潤中心),對理財業務是否要成立資產管理事業部也在討論之中。
目前,已有工行、興業、交行、光大、招行、農行以及北京銀行多家商業銀行成立資產管理部;光大、交行正在深入推進資產管理事業部制改革。
同業融資納入全行統一授信
自2013年6月金融市場流動性緊張后,監管對銀行同業業務逐漸收緊,買入返售業務去年下半年急劇下降。隨后部分銀行推出委托定向投資作為替代,但該業務涉嫌會計記賬違規(詳見本報3月4日6版《同業新玩法:“委托定向投資”涉嫌不規范記賬瑕疵》)。
上述稿件見報當日,銀監會通過各地銀監局下發《關于核查委托定向投資相關情況的通知》,要求銀行核實業務記賬方式是否涉嫌違規,并將核查情況,委托定向投資余額、記賬方式以及管理情況限時向銀監會反饋。
四川銀監局70號文要求轄區內銀行機構認真清理同業業務的種類、反映的銀行會計科目、對應非現場監管G01報表會計科目以及余額等情況,并統一填報相關會計科目表上報;同時針對信貸同業業務逐漸演變為投資業務的問題,此次清理規范不局限于同業之間授信的標準同業業務,其他同業業務也需填報投資項下的類信貸業務。
“銀監會要求銀行要按照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覆蓋非信貸和表外資產的全口徑分層此的信貸資產質量分類、資本占用和風險撥備等制度,強化風險管理的主體責任。”上述權威人士稱。
在同業業務流程合規性風險排查上,70號文明確提出重點排查期限管理、合同或協議簽訂、集中管理度、授信管理、擔保、資本準備,以及同業代付業務七個方面。
“同業業務資金融出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一年,且不得展期;同業賬戶透支業務的期限為當日或隔夜。”上述權威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同業融資業務納入全行統一授信體系,不得辦理無授信額度或超授信額度的融資業務。
?
相關鏈接:
銀監會:取消金融租賃公司主要出資人占比50%規定
金融怎么成為"一池活水"--政協委員追問央行銀監會
銀監會主席:5家民營銀行將在天津上海浙江廣東試點
消息稱銀監會調研儲蓄與互聯網理財 貨基特權或取消
銀監會出臺流動性新規 覆蓋率年底前達60%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