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評論>
碩士當“豬倌”是部生動的“勵志片”碩士當“豬倌”是部生動的“勵志片”
來源: 紅網 作者:吳俊 時間:2014-03-27 17:27
“花豬寶寶真可愛,愛吃那青草和青菜,憨憨的樣子長得乖呀,名副其實名不虛傳名揚海內外……”憑借俏皮的歌詞和歡快朗朗上口的曲調,近日,名為《寧鄉花豬好寶寶》的歌曲在網絡躥紅,引來數十萬微友圍觀轉載。鮮為人知的是,這首歌的詞作者曾青華,是一名有著碩士研究生學歷的“豬倌”,也是目前麥德龍中國的寧鄉花豬肉唯一供應商。(3月24日《長沙晚報》)
“碩土文憑”、“曾經的公職人員”、“辭去高薪公職當上了豬倌”,這些,都讓這則新聞有了眾多看點,一下吸引了讀者的眼球,也引發了網友的爭議。點贊、嘲笑、諷刺……網友的跟貼褒貶不一,然而,筆者卻認為,碩士當“豬倌”是部生動的“勵志片”。
贊嘆,追逐夢想的腳步不停歇。在外人看來,過著“朝九晚五”、“喝茶看報”的生活何其安逸、舒適,特別是對于一個出身農村的孩子,能夠走出大山,走出農村,實現“鯉魚跳龍門”,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夢想。然而,當這一切成為現實后,曾青華卻主動砸掉“金飯碗”,再次返鄉當農民,親朋好友不解、懷疑、甚至嘲笑。或許,一般的人都承受不了這份壓力,向現實和親情屈服;或許,也有一部分人曾經堅持、努力過一段時間,當夢想越來越遠后,選擇了放棄。難能可貴的是,曾青華內心夢想的火種始終在跳躍,未曾停歇,這種內心最真摯、最迫切的夢想一直在激勵他奮勇向前,他用自己的努力讓這顆火種越燃越亮直至夢想成真。
佩服,面對困難的無畏勇氣。從機關到開辦企業,不僅僅是簡單的身份轉變,脫離了各種資源、優勢,任憑市場浪潮的搏擊,困難可想而知。創業資金該如何組織、人員力量該如何調配、企業運行該如何規范、品牌影響該如何做大……這些,不僅考驗著一個人綜合協調、處理問題的能力,更是體現能否承受壓力、面對困難的“試金石”。從開始創業到成為麥德龍中國的寧鄉花豬肉唯一供應商,其中的困難、艱辛、痛楚只有他本人體會最深,為了改善豬舍條件,不僅修建地址十分考究,還自己睡豬舍體驗舒適度……正是憑借著這種面對困難無畏的勇氣,方能成就今天的成功。
點贊,不斷挖掘創新的能力。“市場不相信淚水、只相信實力”。如何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一席一地,曾青華深諳市場之道,選擇了創新,厚積薄發。除了運用自己的專業特長,搞好基礎設施建設外,他推行科學養殖,實施分類管理,配建沼氣池,收集生產燃氣,不僅實現了資源循環利用,又改善了環境。而更為稱道的是,注冊商標、成立專業合作社讓市場進一步做大做強,而將養殖經驗創作的《寧鄉花豬好寶寶》歌曲,更是讓曾青華一炮走紅。這一切,不僅與他敏銳的市場洞察力有關,更都得益于他堅持向科技要生產力,以創新促發展的企業理念。
今天,當我們還在抱怨工作崗位不理想,吐槽夢想實現有太多阻力時,何不從碩士當“豬倌”這部“勵志片”中,找尋一些經驗和智慧呢?堅持自己的夢想,并為之努力奮斗,再輔以一些自己的特色和創新,誰又會說成功離你很遙遠呢?
文/吳俊
(編輯: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