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3月31日消息(海口晚報記者 光明)走進海口美健畜牧養殖基地,人們聞不到異味。這里沒有臭氣熏天的景象,只有綠草茵茵,空氣中彌漫著植物和泥土的芬芳。他們采用了“豬-沼-作物”循環模式,把豬糞便集中到沼氣池,糞便經發酵產生沼氣,沼氣經發電機組發電后供給公司周邊村民使用。據介紹,在海口像這樣的大中型沼氣工程113處,沼氣用戶年均節支增收達2750多元。
近年來,海口農業部門探索一條集節能減排、治污環保、綜合利用、節支增收為一體,沼氣一效帶多效的發展之路。采取 “七個一”模式,即一個村建一個養殖小區規模化發展畜牧業,建設一個中型沼氣池治理廢棄物,成立一個合作社聯結農戶,引進一個龍頭企業,拓展一個種植基地綜合利用沼液,建立一個便民服務站,重點抓好“四個一”工程,即一個村莊興建一個大中型沼氣池、一個種植基地興建一個大中型沼氣池、一個大中型豬場興建一個大中型沼氣池和一所學校興建一個大中型沼氣池。目前,這些項目已成為我市具有良好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的節約型、生態型農業項目。
為保質按時按量完成建設任務,海口采取“建管分離、資金專戶、合同建設”的施工管理辦法,以鎮為單位組建沼氣項目專業施工隊。市、區農業部門加強日常巡查,分階段進行明查暗訪,對報告不實、進度不快的進行通報,有力地促進了農村沼氣建設事業的發展。
目前全市建有大中型沼氣工程113處,其中利用剩余沼氣發電的大中型沼氣工程有10多處,養殖小區沼氣98個,聯戶沼氣57個,沼氣用戶1.3萬戶,發展“豬-沼-農作物”生態循環農業面積13萬多畝。效益最好的大型沼氣工程為羅牛山六萬頭豬場、美雅養殖小區和美健豬場等沼氣項目。農村沼氣建設和綜合利用已步上了產業化發展軌道,沼氣池建設從分散的戶用型向更集中、供氣能力更強的大中型、聯戶型轉變。綜合利用從簡單的氣燈照明、生活燃料向集中供氣、沼氣發電、沼肥綜合利用轉變;后續服務從松散型向規范化物業管理轉變;沼液利用從桶裝肩挑向車輛運送、管道輸送轉變。沼氣綜合利用取得了顯著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節能減排,全市年凈化畜禽養殖場廢棄物達300多萬噸,每年每戶節省薪柴開支達1200元,促進了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以沼氣為紐帶推動種養業發展的間接效益巨大,沼氣用戶年均節支增收達2750多元。
?
相關鏈接:
海南車用沼氣年底有望供氣 加氣難現象或能緩解?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