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將至,30日,記者走訪海口博愛南路、大興東路等祭祀用品市場時發現,“別墅”、“電冰箱”、“手機”都OUT了,現在“時髦”的祭品品味趨于功利和低俗,現實中的酒色財氣在祭奠中一應俱全———不僅熱衷于冥版美元、股票、存折、信用卡、豪車、別墅等等,且紙制二奶、小三等也似有興起之勢……
奢侈的祭祀品背后,透出一股惡俗之風。本來是對先人表達追思,不想卻把浮糜的世俗之風“祭奠”了進去。祭奠祖先是對先人的敬重,而硬把“搖錢樹、麻將”等庸俗之物獻祭祖先,反而是對先人的不敬。
奢侈風的流行,導致了清明節市民節祭時荷包普遍“很受傷”。媒體披露,清明前夕祭品售價均比去年有明顯上漲。其中“元寶”漲價一成,有的紙扎品漲幅更是超過五成,清明未到,菊花已經貴了一半,若是先祖在天有靈肯定是不愿意看到的。
更有甚者,清明祭掃講排場比闊氣,碑前墓后到處煙霧繚繞、鞭炮震地、鑼鼓震天……其名堂之多、規模之大、范圍之廣,令人瞠目結舌。容易引發森林火災、造成環境污染,常常搞得整個墓區煙霧騰騰、紙灰亂飛,失去了掃墓的本意。
“清潔而明凈”是古人對清明節的解釋,到了今日,更應蘊含文明與環保的理念,使清明節追思活動真正回歸“清明”。栽樹、獻花、誦讀行禮,乃至網上祭奠,用這些文明環保的方式靜靜地祭奠和緬懷故人,未必不能達到“慎終懷遠”的效果。??????????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