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有人說,殯儀主持是一個特殊的工種,也有人說,這是需要勇氣選擇的職業,而黑馬卻說,自己只不過是一名“見證者”,見證一次又一次“最后的告別”。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80后殯儀主持:父親至今未能接受 幾乎沒朋友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4-04-05 16:44

    走進告別廳大門,殯儀主持便成了生命終點站的報站人 記者周巍 攝

    ?

      4月2日下午,雷雨大作,白晝如夜。28歲的黑馬(化名)剛從一個告別儀式現場出來,滿臉倦容,笑容卻依舊真誠。“這是今天的第四場。”黑馬長吁一口氣。

      如果旁人不說,壓根看不出眼前這位年輕小伙是一名殯儀主持。黑馬說,告別廳的門就是他的分割線,推開那扇門時,收起笑容,保持清醒,掌控現場;而關上那扇門時,一切回歸原樣,除了沒有什么朋友,結婚、生子都已順利完成。

      有人說,殯儀主持是一個特殊的工種,也有人說,這是需要勇氣選擇的職業,而黑馬卻說,自己只不過是一名“見證者”,見證一次又一次“最后的告別”。

      誤打誤撞“入行”

      誤打誤撞填的高考志愿,竟成了黑馬人生的分水嶺。

      2005年,剛進入長沙民政學院學習的他壓根不知“現代殯儀技術與管理”要學什么。就這樣,和所有大學生一樣,黑馬在憧憬與忐忑中開始了自己的大學生活。2008年8月,黑馬從湖南回到家鄉廣州,成為了廣州市殯葬服務中心一名殯儀主持。據了解,目前,廣州市殯葬服務中心共有29名殯儀主持(男18人,女11人),平均年齡在35歲左右,黑馬是年齡最小的一位。

      一開始還只是師父身后的小學徒,每當告別廳的大門緩緩開啟,他就如鯁在喉,“面對著一張張悲痛欲絕的臉,只好躲進旁邊的休息室里擦眼淚。”回想起當時青澀模樣,年輕的小伙子還有些不好意思。

      日子一天天過去,當年的“小跟班”早已獨當一面,黑馬還保持著一如既往的謙虛,“大家都一樣,只是來的時間長短不同。”

      這些年下來,黑馬主持了大大小小4000多次的告別儀式,他甚至想不起是從何時起,他才能理性地面對著一次又一次的告別。現在的他坦言,眼淚已經藏得很深,有時候滿腔委屈甚至傷痛,也掉不下淚來。“2011年,我祖母過世,可我已經哭不出來。”黑馬說,也許這就是職業帶給他最大的影響,但并沒有讓他沉郁,不在告別儀式現場,他還是一個愛笑的年輕人,反應靈敏,語速飛快。

      不能微笑的工作

      短短一小時內,見證“最后的離別”,體會人世百態。這是黑馬對自己這份職業的感悟,盡管有時會遭到家屬誤解,但他說:“至少我做的事,在很多時候是可以幫助到別人的。”

      “告別儀式現場大多是悲慟的,緊張的,我必須時刻保持清醒。”每當告別大廳的門緩緩打開時,不論自己的心情如何,必須收起全部笑容。然而,親人離世,家屬的情緒容易崩潰,甚至往日的矛盾在此時會極易激化,作為一名主持人,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掌控現場,“一入場,我是一個引導者,一個組織者,還是心理疏導員。”

      黑馬說,因為悲痛、疲倦等原因,大多數家屬到現場時會有些不知所措,他得先引導家屬把程序完成:入場、放遺像、站位、擺鮮花、確認遺體等等。語速必須平緩深沉,不得有一絲怠慢。“這是逝者與家屬的最后一次見面,也是最后一次告別,必須以尊重逝者為前提。”

      而有時遇上家屬不冷靜時,主持人也會受牽連。一次告別儀式剛開始時,黑馬正準備引導家屬放遺像,可這位80多歲拄著拐杖的老人看到逝者的遺體后,竟大發雷霆,認為眼前的不是他的親人。原來,逝者生前從沒戴過帽子,而壽衣里卻配了一個帽子,加上家屬幾天沒見到遺體,一時沒認出來。好一番解釋,老人也不聽,情緒激動到難以控制時竟拄著拐杖向黑馬沖過來,揚言要和他“單挑”,此時的黑馬耐心跟他解釋,并且告訴他原因,旁邊的工作人員也出來勸阻,最后終于勸住了老人。葬禮終于得以繼續,出告別大廳時,老人握著黑馬的手說:“剛剛是我情緒太激動了,請原諒。也非常感謝。”簡單的幾句話,此前的委屈一掃而光。

      黑馬說,這也是他一直堅持做這份工作的原因,“至少我做的事,在很多時候是可以幫助到別人的。”想想這些,心里倍感欣慰。

      父子之間的“沉默”

      然而,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理解黑馬內心的這種欣慰。和大多數殯葬服務者類似,80后的黑馬幾乎沒有朋友。“沒有人愿意留我的電話,聚會的時候我在場,氣氛會突然冷掉。”年輕人眼中掠過一絲黯然。最讓他苦惱的是,父親至今未能接受他的工作。

      “一開始我只是說在民政系統里面的一家單位工作,直到有一次被老鄉遇上,父母才知道我的工作性質。”

      2011年的一天,黑馬的一位同鄉因車禍遇難,遺體被送至廣州市殯儀館。當家屬趕來確認遺體時,卻發現領著他們辦理各項手續的是黑馬。“當時只好硬著頭皮幫他們辦完所有的手續,第二天,全村都知道了。”也許是因為不愿讓兒子成為村里人的談資,也許是因為忌諱,每當黑馬回家時,父親總是一言不發,走出家門,父子之間長時間陷入沉默。如今稍有緩解,但始終別扭。

      “還好,妻子能理解我。”28歲的黑馬去年當了父親,妻子是大學同學,畢業后跟隨他一起來了廣州。由于所學專業不能被許多應聘單位接受,她只好拿著高中畢業證去應聘,在一家企業做了小職員。如今,由于要照顧孩子,夫妻倆在殯儀館附近租了一套小房子,日子還過得去。

      黑馬說,看了那么多場“離別”,自己已領悟到,一輩子不長,要最珍惜和家人相處的每一天,“相處的時間太短,不能讓愛留遺憾。”

    ?

    相關鏈接

    海南加快西部殯儀中心建設 推進殯葬補貼制度全覆蓋
    殯儀館添置萬元滑梯 市民反問“誰有心情帶孩子玩”
    醫院太平間收遺體中介費:涉事殯儀服務站被摘牌

    相關鏈接:
    成都10歲小學生跳樓自殺 班主任在殯儀館哭暈
    安徽男嬰殯儀館“復活”續:3℃紙箱熬過一夜
    男童墜樓家人放棄治療 殯儀館外握家人手求生
    昆明一殯儀館工地垮塌1死10多人傷
    醫院太平間收遺體中介費:涉事殯儀服務站被摘牌
    殯儀館添置萬元滑梯 市民反問“誰有心情帶孩子玩”
    海南加快西部殯儀中心建設 推進殯葬補貼制度全覆蓋
    [來源:金羊網] [作者:豐西西 通訊員文燕媚] [編輯:謝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