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身患糖尿病、腎病的人和一個抱嬰兒的人同時站在你面前,你會把座位讓給誰?
????????昨天在地鐵2號線上,記者就親眼目睹了因為一個座位而引發的糾紛,而令人意外的是,所有乘客都紛紛站在了病人這一邊。
????????擁擠地鐵上的座位
????????成爭吵的導火索
????????昨天早上10點左右,地鐵新街口站站滿了候車的人,記者隨著擁擠的人群好不容易才擠進車廂。車廂里擠滿了人。
????????到了大行宮站,下了一批的乘客,車廂里明顯松動了不少,就在大家準備喘口氣的時候,突然傳來了刺耳的吵架聲。
????????“你看到我抱著小孩還跟我搶座位,你真沒有公德心!”記者尋聲望去,說這句話的是位抱著嬰兒的婦女,她正站在一個座位前,對座位上的女子大聲指責。
????????“我剛才沒有看到你,要是看到一定會讓你坐的。”被指責的女子連忙解釋道。可隨后那位抱孩子的婦女又繼續嚷道:“我不要你讓座,你就坐著吧,有本事你就一直坐!”
????????就在兩人爭執的時候,抱孩子婦女后面的一位中年男子開了口:“她身體不好,是病人,你怎么這樣講話?”
????????這句話一下把這位抱孩子的婦女激怒了。“我在跟她說話,你個大男人插什么嘴!身體不好?哼,我看是心不好,只有心不好的人身體才不好!”
????????中年男子一聽這話也急了眼,“你這人說話怎么這個樣子,你看看她的臉色就知道她肯定是個病人,再說剛才是沒看見你……”
????????男子話還沒說完就被抱孩子的婦女打斷,“你們今天就不要想下車!我看你們有沒有本事走出地鐵站!”說完該女子拿出手機準備打電話。
????????抱孩子婦女數次為難
????????乘客不滿紛紛指責
????????周圍乘客看不下去了,紛紛指責這位抱孩子的女子。一位30多歲的女性說:“抱孩子沒什么了不起的,我們都是生過孩子的人,人家給你讓座是情分,不讓是本分,你不能強求人家給你讓座。”
????????而讓出座位的中年阿姨也開了口,“我剛剛就看到她臉色蠟黃,病怏怏的,一看就身體不好。你抱著小孩子是很辛苦,但也不能因為這個就這么罵人啊!”
????????記者身邊一個20多歲的小伙子則小聲嘀咕了一句:“看你罵人中氣十足的樣子,身體肯定比人家病人好!”
????????等到了西安門,那位中年男子和座位上的女子準備下車,沒想到抱孩子的婦女還是不依不饒,“你們倆不準走,我告訴你們,你們今天就不要想出地鐵站!”
????????在周圍乘客的幫助下,中年男子帶著那位女子順利地下了車。
????????身患糖尿病十幾年
????????再三解釋非故意
????????記者走上前問了問情況,原來中年男子姓吳,祿口人,旁邊的女子姓尹,31歲,是吳先生的外甥女,患糖尿病十幾年,近幾年又引發了腎病,今天是準備去軍區總醫院看病的。“我剛才坐下的時候真沒有看到她,要是看到了一定會讓給她坐。”委屈的尹小姐眼睛紅紅的,她告訴記者自己盡管身體不好,平時在公交車、地鐵上看到老人和抱孩子的人也都會讓座。“我們今天早上6點就起床了,先是坐公交車到江寧,再坐地鐵1號線,到新街口再轉2號線,折騰了三四個小時,我這個外甥女就有點吃不消,你看她的臉。”在吳先生的提醒下,記者注意到尹小姐的臉色灰暗蠟黃,人看起來非常憔悴。
????????記者把吳先生和尹小姐送到了軍區總院,在醫院門口,尹小姐再次跟記者說:“我剛才真的不是故意不給她讓座,是真的沒有看到。”
????????如今在法治社會里,地鐵里的乘客間享有平等的權利,本質上,讓座是一種道德協商合作,必須出于自愿和自律。新聞中那個座位到底該讓給誰坐,完全取決于前一個坐在座位上乘客的個人意愿。
????????讓座是種美德而不是義務,更不應該打著個人道德的旗號來行使語言暴力,乘客的反應也正是說明了這一點:憑什么打著道德的名義,如此暴力的方式污染我們的聽覺和視覺?讓不讓座,真的是個芝麻點大的事兒,但是在公共場所下的語言暴力,甚至是行為暴力,無論原因是什么,無論事后多誠懇的道歉,都無法挽回惡劣的社會影響。尤其是當懷里還抱著一個孩子,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個老師,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不是你再給別人讓十次座位能補救的。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