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周恩來管理學院行政系副教授馬得勇曾在韓國生活了6年多。他發現,韓國的等級觀念比中國強,但韓國官員卻普遍不怎么愛講“派頭”。韓國許多高官經常是自己開車上下班。他們為什么不講“派頭”?那是因為這樣做的話,會適得其反,不但得不到普通人的尊敬,反而會被厭惡。
豪華辦公樓、出行警車開道……這些年,各級官員的“派頭”時常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引起廣泛爭議。日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批評官員追求“派頭”的行為。他質問,現在某些官員,不僅追求大的辦公室,坐車也要大排量的。一個公職人員,要這個“派頭”有什么意思?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手機騰訊網,對12萬名(127461)網友進行的一項在線調查顯示,96.1%的受訪者直言身邊官員的“派頭”足,僅3.0%的受訪者感覺身邊官員“沒什么派頭”。
91.5%受訪者反感追求“派頭”的官員
官員的“派頭”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調查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出行警車開道”(16.7%)、“坐豪車”(14.6%)與“用高檔煙酒”(13.0%)。其他還有:“出入高級酒店”、“婚喪宴請講排場”、“開門等小事由他人代勞”、“豪華辦公場所”、“講究接待規格”、“穿戴名牌衣飾”、“稱呼超出常規”、“超標配置秘書”、“飛機必坐頭等艙或商務艙”等。
四川省遂寧市市民劉曉紅曾目睹過一些官員的作派,比如吃飯要到環境好的地方、點菜要點高檔的、酒更是要好的等等。有些領導出行時要警車開道,提前半小時就把道路清空。老百姓的車都被擋著,不讓走,要讓領導的車先過去。
深圳某品牌管理公司職員程敏說,所謂官員的“派頭”,一是浪費人力物力財力;二是排場大了,想了解的事往往會被遮蔽掉。比如,檢查肯定是突然襲擊才能起到效果,要是動靜排場太大,各部門肯定早就做好準備。“政府還是應該腳踏實地地做事,別偏離了工作重點。又不是走秀,講那么多排場干嗎? ”
“看看官員的‘派頭’,就不難理解身邊的同學為什么大都想走仕途了。因為當官了會獲得很多隱性好處,極大滿足虛榮心。這怎能不讓年輕人羨慕嫉妒恨呢?”今年即將畢業的北京某高校學生張巖說。
調查中,91.5%的受訪者直言對追求“派頭”的官員感到反感。
95.3%受訪者直言官員講“派頭”會引發社會仿效
為何會有一些官員們愛講“派頭”?調查中,34.0%的受訪者認為首因在于“存在官場腐敗和權力尋租”,30.7%的受訪者表示是“享受特權的快感”。其他原因還有:“脫離群眾”、“成為一種官場潛規則”、“熱衷形式主義和面子工程”、“周圍人阿諛奉承”、“相互攀比心理使然”等。
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姜曉萍表示,官員愛講 “派頭”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是因為沒有真正樹立“民本”的行政理念。官員講“派頭”,理念上就是沒有真正由“為民做主”,轉向“讓民做主”、“由民做主”。
“中國長期以來都存在‘官文化’和‘官本位’。” 姜曉萍說,“官本位”思想在有些人身上,就表現為通過一些符號、儀式把官和民區別開來。這些符號和儀式,一般體現為排場性的東西,會讓一些官員在面對下級、老百姓時,產生一種手握權力的滿足感、成就感。
南開大學周恩來管理學院行政系副教授馬得勇曾在韓國生活了6年多。他發現,韓國的等級觀念比中國強,但韓國官員卻普遍不怎么愛講“派頭”。“據我了解,韓國許多高官經常是自己開車上下班。他們為什么不講‘派頭’?那是因為這樣做的話,會適得其反,不但得不到普通人的尊敬,反而會被厭惡。”
“官員講派頭,其實是一種仿效,特別是仿效更高一級的官員。上級領導去哪兒都要警車開道,那下級也想要警車開道,這就是上行下效。”馬得勇說。
調查中,95.3%的受訪者擔心官員講“派頭”會引發社會仿效。
姜曉萍認為,官員講“派頭”,首先會影響老百姓對政府的評價,損害政府公信力。官員講“派頭”,就拉開了官和民的距離,也不利于政民溝通。官員愛擺架子和排場,更會加深官和民之間的隔閡。“講‘派頭’很多都是個人的行為,但小部分人的行為,往往會影響老百姓對政府的整體評價。”
專家建議通過制度設計規范官員行為
調查中,43.5%的受訪者直言,官員講“派頭”容易引起腐敗。42.0%的受訪者建議揪出“派頭”背后的腐敗行為。
“官員要樹立一種新的執政理念,要建立起對群眾合法權利的敬畏。” 姜曉萍建議通過制度設計,讓官員想追求“派頭”都追求不起來。“官為什么能講‘派頭’?還不是因為手里有那點權力?所以還是要通過制度設計,明確劃出權力邊界,規范官員行為。”
程敏認為,要解決官員愛講“派頭”的問題,需要加強官員的廉政教育和考核,也需要更多有素質的領導人起到帶頭作用。廉政奉公不能僅僅是一個口號,而要成為一種考核指標。需要建立完善的監督體系,讓更多群眾和媒體有通暢的渠道參與監督。
姜曉萍覺得,社會現在的總體趨勢還是朝著良性的方向發展。我們已經明確提出要建設服務型政府,官員要從一個“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變成一個腳踏實地的服務者。我們現在進行黨風廉政建設,包括“反四風”等,在一定程度上觸動了官員的靈魂,驅使他們轉變理念、規范自己的行為。官員現在越來越看重群眾的口碑和認同度。而且,社會的輿論監督途徑越來越多,這會給官員一種壓力,迫使他們對自己的做派有所收斂。
?
相關鏈接:
西方訓斥世界的貴族派頭令人討厭
雙色球國慶3期派頭獎金2.15億 "黃金周"名副其實
徐崢名導派頭現身 攜妻女甜蜜度假幸福溫馨
“基地”組織前成員爆料:敘反對派頭目是美國特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