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業香獲得的證書。陳延鵬 翻拍
機智勇敢 近搏敵人
入伍那年的盧業香不過17歲,但艱苦的環境讓她很快成長為一名堅強的戰士。據她的兒子翁祚雄(現60歲)介紹,小的時候最愛聽母親講戰斗的故事,每次聽到驚心動魄地與敵人斗爭的場面都非常興奮,如紅色娘子軍火攻文市炮樓時,通過挖地道靠近炮樓,然后燒辣椒、煤油把頑固的敵人熏出來,再近距離槍戰等。
“當然也有很多心酸的故事,每次聽到這些我都會不禁落淚,特別敬佩她們。”翁祚雄說,當時因為敵人勢力強大,遭受圍剿的娘子軍經常躲進山里,沒吃、沒住,忍饑挨餓如同家常便飯,而且海南天氣炎熱潮濕,密林中蚊蟲叮咬得厲害,尤其是山螞蝗,經常趁她們睡熟時爬到腿上吸血,“她們吃過的苦無法想象。”
多年研究紅色娘子軍戰斗故事的瓊海市陽江鎮原文化站站長龐啟江回憶說,他走訪過每一位曾經在世的老戰士或家人,娘子軍們的艱苦不知道讓他落淚多少次。因為生理原因,女戰士遇到困難比男戰士多得多,甚至有的戰士會在圍剿跋涉途中生產,而在這種情況下,連大人的生命都不保,何況孩子,所以孩子出生不久就會夭折,而娘子軍戰士還要繼續忍痛轉移。
不過環境的艱苦也磨練了娘子軍們不尋常的堅強和勇敢。提到盧業香的戰斗故事時,龐啟江說,他印象最深的是沙帽嶺戰役,當時盤踞在瓊海中原的“剿共”民團有幾百人,到處抽丁征糧,魚肉百姓,對根據地造成很大威脅,于是紅三團決定將敵人引入蘇區腹地予以殲滅,而娘子軍則負責正面阻擊敵人,誘敵深入。
戰斗打響當天,盧業香和姐妹們喬裝隱蔽在村莊中查看敵情,她們像正常的村民一樣喂雞喂鴨,在田間勞作。當敵人到來后,盧業香她們發現一個落單的敵軍號手,并將其控制。進攻發起后,民團一向前沖,她們就逼迫這個號手吹投降號,一邊指揮向前沖,一邊是撤退的投降號,敵人很快亂作一團。
號聲很快將敵人引到盧業香她們這里,因為民團為了鼓勵士兵消滅娘子軍,宣稱誰逮到娘子軍就給誰做老婆。所以前來的士兵看到是幾個女兵后,馬上起了賊心,決定將她們活捉。盧業香眼看形勢不利,馬上舉槍對準敵人,讓敵人停止靠近,同時發出警告:“再靠近就開槍了,1、2、3……”但一貫小瞧娘子軍的敵人仍繼續包圍過來,最終盧業香等人和敵人展開了近搏,搏斗中,盧業香左右中指被刺刀割斷。正是因為盧業香等人的頑強抵抗,為自己爭取了生存希望,并最終配合部隊告捷沙帽嶺戰斗。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