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無名島”上的建筑,室內裝修豪華。? |
據悉“無名島”根本不對外經營 |
“無名島”乃“凡人禁地” |
?該高檔會所共花費上億元 |
調查動機
中央三令五申嚴控黨政機關辦公樓等樓堂館所建設,但有些地方卻總是能“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法制日報》記者近日就接到線索稱,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濱江濕地深處的一座孤島上,修建了多棟豪華會所,會所的主人身份神秘……
近年來,中央三令五申禁止政府機關修建樓堂館所;濕地上修建大型建筑更是國家林業、環保等多部委制定的不可逾越之紅線。然而,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濱江濕地深處的一座孤島上,卻修建了多棟豪華會所。當地漁民百姓稱那里是“凡人禁地”,級別不夠的領導享受不了。
事情真相究竟如何?《法制日報》記者趕赴實地進行了調查。
“不夠級別的領導不能進去享受”
集濕地觀賞、親水游樂、休閑度假為一體的濱江濕地公園位于哈爾濱市道外區民主鎮勝利村。自2011年起,哈爾濱市政府計劃圍繞濱江濕地公園建設18處風景區、采摘園、野釣園等服務基礎設施,并決定在5年之內將其打造成一個國家5A級旅游風景區。
4月10日,《法制日報》記者接到群眾反映,在濱江濕地深處有一座小島,島上建設的豪華高檔堂所及別墅并不在風景區規劃建筑之列,是2012年時哈爾濱市國土資源局斥資上億元在這里打造的高檔會所,專供領導使用,而且級別不能低于廳局級。
4月15日,記者從哈爾濱市區出發,沿松花江畔向東驅車行駛1小時便到達了道外區民主鎮勝利村。站在江畔向江心望去,隔著一片茂密的蘆葦蕩,可以隱約看到濕地深處有一棟三層高的小樓,旁邊還有一些獨棟別墅。據民主鎮濱江濕地指揮部的工作人員介紹,那個小樓是哈爾濱市國土資源局在幾年前建設的,去年賣給哈爾濱工大集團了,里面的裝修不是一般的豪華。“不是你們能不能消費得起的問題,是那地方根本就不對外,要組織朋友出來游玩,我們勝利村建的濕地指揮部也有客房和餐飲。”工作人員在勸記者徹底打消上島念頭的同時,也為自己招攬著生意。
去島上沒有旱路,需要坐船過去。記者要租用附近的漁船上島去了解情況,一位李姓漁夫一邊拆解著手中的漁網,一邊善意提醒“那地方不對外”。談好150元的往返船費之后,漁夫又補充說:“你們該不會是記者吧?來曝光是好事,那會所每年浪費老多錢了。”
據李姓漁夫講,島上六七棟建筑都是哈爾濱市國土局三四年前花巨資建的。設計、買原料、水上運輸、日常運營等花錢無數。附近的居民都知道那是國土局建的,也都知道里面很豪華,但其實多數人沒有真正看見過,都是在里面干過活兒的人傳出來的,“不夠級別的領導不能進去享受”。
坐在漁民的鐵皮船里,馬達一響,水花都濺到了身上;江風吹來,凍得人直發抖。“領導去島上難道也乘坐你這樣的船嗎?”記者問。李姓漁夫笑說:“領導能坐我這樣的破船嗎?島上有一艘一百多萬元的豪華游艇。”
國土局建的"世外桃源"誰敢管?
行駛20多分鐘后,漁船才慢慢駛近小島。漁船靠近了島上的一個歐式建筑的碼頭,雖然沒有人看管,但碼頭上豎立的木板上醒目地寫著幾個字“禁止外來人員上島,安全提示”。走過碼頭是一個小廣場,中央立著一塊三角形石頭,上書“無名島”。島上建筑幾乎全是實木結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棟三層高的主建筑,在此周圍又林立著若干獨棟別墅。在視野范圍內,記者沒有看到豪華游艇。這里給人的感覺是奢華、私密、安靜。
通過一座曲折的實木橋來到主樓,推開主樓沉重的實木大門,只見寬敞的走廊金碧輝煌、高端大氣,窗口斜射進來的陽光落在大理石地磚上,樓內一片金燦燦。走廊兩側是大小不同的餐廳包廂,餐具、燈具、潔具、沙發等均以歐美風格為主。大廳右邊是實木樓梯,二樓以上全部鋪上了厚厚的淺色地毯,臺階前擺放了幾雙臨時使用的拖鞋。
此時,幾名工作人員聽見走廊里有聲音便走了出來,記者表明身份后,對方稱進樓參觀需要他們打電話請示領導。幾經聯系之后,這里一名負責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需采訪可與哈爾濱工大集團取得聯系,國土局已經將這里賣給了哈爾濱工大集團,也不接受參觀。當記者詢問,為什么賣給哈爾濱工大集團、多少錢賣的、現在這島上的樓房和別墅平時是干什么用的等問題時,負責人表示自己僅僅是在這打更值守,其他情況一概不知。
離開小島之后,記者與哈爾濱市國土局取得了聯系,該局宣傳部部長張麗華表示,并未聽說過國土局建設這樣的小島,需詳細了解情況之后再做解釋。當日17時,張麗華致電記者,稱“國土局幾年前參與過此事,但是去年就撤出來了”。記者追問“參與過”和“撤出來”是什么意思,張表示自己并不清楚,還需要進一步了解,同時希望記者可以去采訪濱江濕地的管理部門、道外區政府或者哈爾濱工大集團。
4月16日,記者來到哈爾濱市道外區政府了解濕地上建豪華會所一事。記者發現,政府部門里的很多人都熟悉情況,但是堅決表示不能在報道中透露姓名。據一名知情的干部介紹,濱江濕地上的小島是國土局3年前建設,位置比較私密,主要是搞一些內部的招待活動。濕地上可以蓋豪華建筑嗎?面對記者提問,這名干部坦言:“濕地上當然不能建樓,但是土地的審批單位是國土局,出了問題進行執法稽查的部門也是國土局,而這些建筑又是國土局建的,你說誰能管得了他們?”記者又問,國土局后來為什么將小島上的建筑賣給地方國有企業哈爾濱工大集團?“可能是受大環境影響吧。”這名干部答道。
4月17日,記者到哈爾濱工大集團采訪,但卻沒能見到相關負責人。
究竟是樓堂館所還是檢測機構?
4月18日,張麗華再次與記者取得聯系,并發給記者一份關于建設哈爾濱市地質環境監測站項目的情況說明。
情況說明內容為: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水土資源的保護力度,國家和省相繼成立了國土資源保護監測系統。2012年初,部、省國土系統領導相繼來我市調研,對加強我市水土資源保護提出了明確要求。為此,我市成立了哈爾濱市地質環境監測站,主要職責是負責組織實施全市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地下水動態監測、地質環境調查、地質災害預測預報等工作,隸屬于哈爾濱市國土資源局。
2012年9月,哈爾濱市地質環境監測站開始籌備監測用房建設,主要用于放置大型監測設備、進行地質災害預警、地下水動態監測和全市地質環境礦產人員的業務培訓等。經相關部門批準,同意我局在道外區民主濕地建設地質環境監測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哈爾濱市河道管理條例》以及《哈爾濱市城市防洪規劃》的相關要求,不得在島上建設永久性建筑物和設施,建筑結構為可拆除的木質結構,當防洪需要或者城市規劃需要時,應將臨時建筑無條件拆除。2013年2月,通過公開招標確定了施工單位,開工建設。
2013年5月,我局召開會議認為,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于清查樓堂館所的緊急通知是對新一屆中央政府‘八項規定’的堅定落實,是下決心削減政府開支的具體措施。地質環境監測站項目雖已審批立項,實施建設,但我們要堅定不移地執行中央政府的通知精神,因此決定,立即停止和取消對市地質環境監測站繼續建設。為不影響松花江百里生態長廊建設和灘涂開發利用,經道外區政府招商引資,哈爾濱工大集團進駐民主鎮濕地,根據哈爾濱工大集團自營需求對該灘涂用地繼續建設,我局收回了已投入的全部建設資金。
4月21日下午,記者再次與哈爾濱工大集團取得聯系,試圖了解其企業性質及出資多少收購的國土局“地質環境監測站”,但直至記者截稿時仍未等到任何回復。
記者注意到,情況說明中明確提出,哈爾濱國土局建設的“地質環境監測站”是在省、部級國土系統領導在調研之后而提出的明確要求。那么,在中央“八項規定”禁止的是樓堂館所興建,未明確禁止設立監測機構的情況下,國土局為何又做出“避嫌”之舉,變賣“地質環境監測站”?
國土局建設所謂的“地質環境監測站”立項投資預計多少錢?哈爾濱工大集團購買隨時可能拆除的“地質環境監測站”又有何用?哈爾濱工大集團購買后如果改變用途該怎么辦?本報將繼續關注。
本報哈爾濱4月22日電
深度揭秘丨業內人士:頂級會所會費千萬 1桌吃兩三萬正常
高壓態勢丨中央對“會所”窮追猛打 中紀委要求領導承諾不出入私人會所
地方收斂丨杭州關停西湖公園內會所 員工:不讓腐敗了(圖)
頂風作案丨長沙烈士公園暗藏“私人會所” 吃飯時只留小門
隱姓埋名丨私人會所變形計:藏身公園古建 酒窖商鋪做幌
新聞背景丨5年內各級黨政機關一律不得新建樓堂館所
興建豪華樓堂館所是看得見的腐敗,它不僅會導致干群關系惡化,損害地方政府公信力,同時還將擴大財政公務支出,減少民生支出,并衍生出新的腐敗。此次力度空前的“限建令”和“清房令”,肯定會對抑制這一方面的腐敗產生極大作用。
“世界第一縣衙”、“白宮建筑群”、“省部級鎮政府樓”……一段時間以來,大批耗資巨大的奢華政府性建筑不斷被曝光,一些領導干部超標配置豪華辦公室的問題也時有披露。
針對這些現象,2013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黨政機關停止新建樓堂館所和清理辦公用房的通知》。通知要求,5年內,各級黨政機關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樓堂館所,同時,要全面清理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辦公用房。
2014年的第一波“清房”熱潮,從遼寧開始。
按照中央八項規定和遼寧省委有關文件精神,遼寧省近日對省人大、省政協、省發改委等30個黨政機關單位進行辦公用房專項整治。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珉帶頭整改,第一時間騰退了在省人大、省軍區的辦公用房。
在具體的清退方式上,遼寧省人大做了一個示范。遼寧省人大對超標準的省級領導干部辦公用房,先改造一個樣板間,經驗收合格后,依次按照樣板間全部整改完畢。
截至目前,遼寧省發布消息稱,24名在職省級領導干部超標準面積的辦公用房,已全部按照中央規定的標準整改完畢;5位不駐會的省政協副主席和21位退休省級領導干部已騰退辦公用房。
這一批,一共清理出超標辦公用房525間1.1萬多平方米。
?
?
相關連接
漠河—哈爾濱冰雪馳騁 2011年寶馬X之旅?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