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紐約時報》29日報道,前美國國家安全局(NSA)承包商雇員、“棱鏡”監控項目揭秘者愛德華·斯諾登去年夏天聘請了華盛頓的一位著名辯護律師,希望與聯邦檢察官達成一份認罪協議,該協議將允許他回到美國,并大大縮短其刑期。
據知情者說,該律師名叫普拉托·卡切里斯,曾經在一些受到廣泛關注的案件中擔任辯護律師,其中的當事人都被指控違反了《反間諜法》(Espionage Act)。
但在卡切里斯參與斯諾登案將近一年之后,雙方似乎不會很快達成任何協議,政府官員說,談判仍處在早期階段。
斯諾登目前居于莫斯科,并在那里獲得了臨時庇護。他去年被指控違反了多項《反間諜法》罪名,目前面臨著最多30年的監禁,而且檢方很容易就可以增加更多的指控項。
通過電話,卡切里斯只是表示:“我不想談論此事,所以無可奉告。”
斯諾登揭露了NSA監控項目的廣泛性以及對美國公民的侵擾,這促使美國政府在2001年“9·11”恐怖襲擊之后,首次對政府的監控權力進行認真反思。美國總統奧巴馬已經表示,他希望終結NSA搜集所有美國人通話記錄的項目。但奧巴馬和其他政府官員也表示,斯諾登應當回到美國,接受指控。
斯諾登說,他想搬到俄羅斯以外的其他地方,但是美國的外交壓力不允許他這么做,也讓他無法在其他國家避難。不過,只要他能無限期地在俄羅斯避難,他似乎不太可能去達成一項使自己遭受長期監禁的協議。
斯諾登的另一名代理律師、美國公民自由聯盟的律師本·維茨納說,“斯諾登有意回國。他一直都站在美國這邊。在適當的條件下,他會以超乎尋常的方式合作。但他認為,如果一個人的良心之舉恢復了對情報領域的民主監督,并且正在引發歷史性的改革,‘重罪犯’的標簽就不是形容這個人的正確詞匯。”
檢方表示,不會將斯諾登引發的監控討論歸功于他。“他被指控泄露了機密信息,毫無疑問,他的行為給我們的國家安全帶來了嚴重的危害,”司法部發言人馬克·雷蒙迪說。他說,斯諾登根本就不是一個檢舉告密者。
報道稱,斯諾登能達成怎樣的認罪協議,將取決于他可以給出哪些信息。
去年12月,NSA官員理查德·萊吉特提出了達成一份認罪協議的建議,即斯諾登可以用他所擁有的沒有披露的文件來換取寬大處理。萊吉特當時負責處理泄密事件,并在此后成為了NSA副局長。
萊吉特說,“我將需要一些保證,確保其余的文件是安全的,我對這些保證的要求非常高。不能只是他自己空口承諾。”
目前還不清楚萊吉特是否在暗示這樣一種結果,即斯諾登說服記者銷毀或歸還這些文件,也不清楚政府是否認為斯諾登扣留了一些文件,以將其作為談判的籌碼。
斯諾登多次表示,他沒有把任何文件帶到俄羅斯。他最近告訴《名利場》雜志,在他手中沒有什么“末日資料庫”,他說,“誰會去創建一個促使別人殺死自己的系統?”
即使他沒有需要歸還的文件,斯諾登還可以說出他拿走了哪些文件,這對NSA也有幫助。盡管政府聲稱,斯諾登可能帶走了170萬份文件,斯諾登告訴《名利場》,這個數字是“嚇唬人的,來自一個故意弄得很粗略的數據:我在工作中曾經接觸到的一切電子信息。”
萊吉特向《名利場》證實,NSA不知道斯諾登帶走了什么。
前聯邦檢察官、哥倫比亞大學法學教授丹尼爾·里奇曼說,達成協議的第一步,就是聘請像卡切里斯這樣的人—“政府能夠信任,而且熟悉的一位律師”。
但里奇曼說,斯諾登的談判將面臨著嚴峻的阻礙,因為即使他能交出東西,政府也想對他施以懲罰,以儆效尤。
“如果沒有達成認罪協議,”里奇曼說,“對他來說,由于面對著美國的指控,余生待在俄羅斯雖然難以讓他滿意,但卻是個相對穩定的結局。”
?
?
相關連接
最高法:減刑假釋案件立案、裁定網上公示、公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