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記者從海南大學教務處了解到,該校已于近日出臺《大學語文》課程設置改革試點方案,大學語文課將由必修調整為選修,此項改革會在今年秋季新入學的2014級人文社科類27個專業3000多學生中推行,并從2015年起在全校各專業全部推行。
學生反映:
上百人同上語文課如讀“高四”
大學生有沒有必要花功夫學習語文?記者在海南大學、海南師范大學等高校展開隨機采訪,大多數學生認為,感覺學習漢語非常有必要,不僅提高寫作水平和個人修養,還可擴展知識面,無論將來在哪一領域就業,都離不開語言的組織、歸納、表述。海南大學機電學院大二學生王程說,漢語博大精深,窮一生精力也未必能把整個領域吃透。自己雖然是理科生,卻一直對語文很感興趣,尤其喜歡中國古代詩歌和外國文學作品。
然而,有不少學生對目前《大學語文》的內容和教法感覺并不滿意,他們稱之是“高四語文”。在海大土木工程學院讀大三的小韓表示,《大學語文》課本挺厚的,里面收錄有文言文、詩歌,以及海南歷史文化等。他們需要在大二下半學期必修這本書,但老師講述的內容并不多。而且老師從頭說到尾,灌輸式的教法實在提不起大家的興趣。同學們上課的熱情不高,即使去上課也偷偷干別的事。“用了一個學期的課本,還是嶄新如初,上面連名字都沒寫,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在很多大學生心目中,高校的課堂應該是活躍的、互動的、有思想觀念碰撞的,但目前很多高校的大學語文課是公共課,一般都是一二百人的規模,這樣很難保證語言教學的效果。
“我曾進班聽過語文課,感覺到課率不盡如人意,老師的講課方式和高中差不多,難以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海南大學教務處處長歐陽克毅說,“這是我們下決心推行改革的原因。”
老師呼喚:
要提升學生對母語的熱愛
“現在學校里漫天都是英語四、六級考試的培訓輔導廣告。可是作為母語的漢語教學卻缺乏關注,大學生的漢語水平一路下滑。”此前有不少高校老師通過多種途徑呼吁,學生們文學素養亟待提高。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一項調查顯示,65%以上的中國大學生把超過四分之一的學習時間用于外語。
與此同時,中國年輕人漢語能力弱化已經成為社會熱議話題。中國人民大學對多所國內外高校漢語教育課程開設情況的一項調查顯示,當代大學生母語能力未能達到社會期望值,其中漢語語文基礎薄弱、書面表達能力不足。
“語言不僅是交流工具,還有文化價值和應用價值。”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認為,在中學語文知識積累的基礎上,大學語文課程應當承擔起傳承中文國粹的責任。“從課程內容的設置到老師教學方式的轉變,大學語文教學改革都需要提上日程。”張頤武認為,大學語文教學內容和方式的固化會直接導致社會精英群體和主要運用文字人群語文水準的下降。他建議,大學語文課程應增設演講、辯論、群體討論、應用文寫作等課程,注重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以增強口頭表達及應用性的書面表達能力。
國內高校已經頻頻出招,力圖從根本上扭轉大學語文教學以及大學人文素養培養的不力現狀,提升學生對母語的熱愛。最近幾年來,東南大學、河海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都已將大學語文從必修課改為選修課,2013年底,中國人民大學將同類的《大學漢語》改為選修課。
改革方向:
滿足背景不同學生的個性需求
據海南大學教務處處長歐陽克毅介紹,《大學語文》課程共計3學分,48學時,目前作為公共課程中的必修課面向全校各專業開設。改革后,公共必修課程模塊中將不再設置《大學語文》課程,而在“個性課程”模塊中設置“傳統與現代經典選讀”課程,要求學生選修至少3學分的該系列課程,課程性質也由必修改為選修,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主選學。“大學語文課由必修調整為選修,可以滿足背景不同的學生的個性需求。”歐陽克毅說,為使學生能博覽眾采,課程采取1.5學分(24學時)的小學分。學生要在學校規定的限期內選修“傳統與現代經典選讀”課程群中的相應課程,并取得3學分方可畢業。
據介紹,這項改革的意義是為了更好地適應形勢變化和學生個性需求。原有的《大學語文》課程在統一教材、統一要求的框架下,內容難以更新,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對人文素質提高的個性需求也難以得到滿足。改革后,學校將開設豐富多彩的傳統與現代文化經典系列課程,使學生在時間、課程和教師的選擇上具有更多的自主權,以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比如某學生喜歡古代文學,那么該生完全可以結合興趣,有側重性地學習古代文學課程。”
同時,這項改革也有利于發揮教師的學科專業特長,提高教學質量。原有的《大學語文》課程內容,時間上貫穿歷史、題材上形式多樣,一些教師在深度上難以涉獵如此廣泛的領域。改革后,教師可以更“精”更“專”的開設高質量的傳統與現代經典選讀課程,從而使教學質量得以提高,也有利于教師專業水平和學術水平的提升。
傳統與現代經典選讀課程的基本范疇包括:文學經典類課程(國學經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等),民俗文化類課程(民俗學、民間文學、文化研究、海南歷史文化等),影視傳播類課程(影視片鑒賞、視覺作品評論等)。
?
?
相關鏈接
老師不能把語文課堂當作表演舞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