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5月29日消息(海口晚報記者史瑞麗?王紹兵)在28日舉行的瓊山區新型城鎮化建設工作推進會上,“要深化城鎮投融資體制改革”、“產業觀光+小鎮休閑+鄉村度假”的發展之路等觀點不時在大坡鎮塔昌村的大榕樹下傳出。會上,瓊山區云龍鎮、紅旗鎮、大坡鎮,及秀英區石山鎮、龍華區龍橋鎮、美蘭區演豐鎮代表分別發言,探索新型城鎮化的新思路,探索推進新型城鎮化的破題實踐路徑。
紅旗鎮 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
紅旗鎮是個農業大鎮,自然環境優美,具有非常豐富的紅色文化。全鎮文明生態村103個,創建率達75%。該鎮鎮委書記王小寶表示,在城鎮化推進的過程中,不但要推動項目的建設,加大鎮墟的改造,同時要加大美麗鄉村的建設;要利用政府的資金和引入社會資金改善農村的基礎設施,管理經營好文明生態村,大力發展農家樂等特色鄉村游,拓寬鎮城經濟的增長點,使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使農民實現就地城鎮化。
“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要統籌城鄉發展,讓農民也享受到與城里人一樣的公共服務。”王小寶說,各級政府的財政資金要加大對農村水、電、路三大基礎設施的投入,著實解決農民行路難、飲水難、生產難等最基本的問題。同時要深化城鎮投融資體制改革。放開興辦公用事業的限制,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原則,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鼓勵企業、個人及外商參與鎮墟的改造和農村基礎設施的投入,形成多元化的資金等措施機制,有效解決財政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
云龍鎮 “六個平臺”齊發力
云龍鎮鎮長胡余亨表示,按照目標要求,云龍鎮因地制宜搭建了“六個平臺”全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搭建云龍規劃平臺,編制了云龍鎮總體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城鎮建設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生態環保規劃、給排水專項規劃、鎮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等11項規劃,并進行初步融合,探索項目規劃選址一張圖管理;搭建了產業集聚平臺,增強新型城鎮化產業“支撐力”,明確了以云龍產業園、臨空經濟園、現代農業產業園和文化教育旅游片區等四大產業聚集區域;搭建了產權交易平臺,激活新型城鎮化金融“催化力”;搭建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分終端,初步編制完成了農村土地價格評估體系,促進農村產權流轉;搭建了就業與社會保障服務平臺,整合新農保、新農合、城鎮醫保、城鎮養老等社會保障服務業務,提供就業輔導、勞動監察、勞動仲裁、人事代理等就業保障服務,在全省率先實現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一站式”辦公和“一條龍”服務;搭建公共管理服務平臺,提高新型城鎮化建設“承載力”。整合三辦三中心職能,搭建新的城鎮管理體制;將農業服務中心和產權交易平臺整合,完善土地資源流轉制度;搭建項目推進管理平臺,實行領導班子聯系項目“六個一”推進機制,從土地征收到遺留問題處理全程服務。
大坡鎮 闖出一條發展新路
大坡鎮委書記杜梅英說,在探索新型特色城鎮化發展模式上,在就地城鎮化的原則下,大坡鎮敢闖新路,闖出一條“產業觀光+小鎮休閑+鄉村度假”的發展之路。由此,自 2013年初就啟動大坡鎮生態文明示范鎮創建100%覆蓋工作,新創建生態文明村17個,鞏固提高村莊8個,共投入資金800多萬元,群眾投工投勞5.2 萬個。全鎮村莊基礎設施不斷得到改造升級,是率先在全省實現生態文明村100%覆蓋的鄉鎮,為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奠定了基礎。
大坡鎮還大膽探索集體土地流轉文章,鎮委、鎮政府支持田心村引進社會資金,整合土地資源,成立田心思樂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利用社會資金1500多萬元興建一個生態休閑農莊;投資1000多萬元建設一個占地300畝標準化大棚瓜菜生產基地,集休閑、觀光、瓜菜生產和配送于一體。去年共接待游客5萬人次,營業收入 160多萬元,帶動全村29戶60個勞動力就業。
?
相關鏈接:
海口大坡新型城鎮化實踐:挖掘自然優勢 打造農耕文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