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趪腋咝录夹g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诮ㄑ?/a>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社會長焦>
    教育公平需“陽光普照”
    教育公平需“陽光普照”
    來源: 法制晚報 作者:龐嵐 時間:2014-06-10 08:30

      今年高考前夕,中國人民大學招生就業處原處長蔡榮生因涉嫌受賄罪被逮捕。經查,蔡榮生在學校特殊類型招生過程中為考生提供幫助,收受賄賂1000余萬元。

      蔡榮生案揭開了“特招”腐敗的冰山一角。記者調查發現,自主招生、藝術類招生及補錄已經成為“特招”腐敗的重災區,嚴重危害教育公平。

      據新華社

      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考生、家長、老師以及各行各業為高考保駕護航的服務者終于可以松一口氣。盡管高考所帶來的應試教育、考試經濟等問題一直以來都存在爭議,但無可否認的是,在教育資源不充足、不均衡的今天,要保障教育公平,高考制度暫時還是無法取代的。

      但是,接連發生的“特招”腐敗案卻在侵蝕這種公平。在人大招生就業處原處長蔡榮生貪腐案東窗事發之前,吉林省教育廳原副廳長、省政府教育督導團總督學于興昌在學生擇校、考試錄取、調換專業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多次非法收受或索取他人財物共計953萬元;湖南省教育考試院監察處原副處長譚博文,將69名未上線考生“弄進”大學……

      原本,自主招生等招生方式是為了“不拘一格降人才”,但是卻因為漏洞的存在而成為少數人謀取私利的通道。高招當中的權錢交易不僅僅傷害著教育公平,也搞壞了高校的風氣,讓原本純凈的校園變得污濁。如果任由這種現象愈演愈烈,將會使得社會縱向流動的通道日漸狹窄,導致階層固化,嚴重阻礙社會的和諧與發展。

      人大招生就業處原處長蔡榮生因涉嫌受賄罪被逮捕,這其實是一個好消息,說明“拍蒼蠅打老虎”的反腐風暴已經從政府機關、央企國企擴大到了教育領域。只要監督缺失,就難免有人鋌而走險,只有“伸手必被捉”成為各行各業、各領域當權者的共識,清廉之風才有可能吹散社會環境當中彌漫的霧霾。

      記者調查得知,一些高校仍會留出機動招生名額,對教職工子女、“校董”子女等實行特殊錄取。如果紀檢監察機關能把“暗訪”進行到底,相信就可以發現各種各樣的線索,懲處高招錄取中的暗箱操作。

      另外,向一些高校進行捐贈就可以成為所謂的“校董”,獲得招生時的“點招”指標。而某些藝術類院校甚至“明碼標價”,錄取線每下浮1分收取1萬元。這些錢,一部分進入個人的腰包,但也有一部分可能會進入高校的“小金庫”。所以,要杜絕高招腐敗,通過審計讓高校小金庫變得透明,也可以發揮巨大作用。如果公辦高校的每一筆收支都一覽無余地呈現在審計人員面前,很多問題就會自然而然地曝光出來。

      全國統一的高考為什么相對而言是最公平的?就是因為它的公開性,只有“陽光普照”才能杜絕暗箱操作,避免腐敗滋生。除了財務公開,預防高招腐敗的根本之策,還是要完善制度,讓自主招生、藝術類招生及補錄的每一個環節都在陽光下進行。

      據前幾天的《光明日報》報道,超半數被調查者認為自主招生“助長不公平”,超九成被調查者希望改革自主招生制度。對于這樣的呼聲,相關部門理應高度重視,努力提高自主招生的公開性與公正性。

      

    (編輯:李琳)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诰W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