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6時正,一位鄉鎮級的紀委書記的新聞和照片,很鮮見地上了中紀委監察部網站的“頭條”。這個主人公,便是因為在昨天湖北潛江市浩口鎮第三小學突發的劫持事件中,主動要求替換人質的浩口鎮紀委書記、鎮黨委副書記王林華。
其實在中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之前,紀委書記王林華,已經與另一位主動替學生做人質的老師秦開美,被網絡所廣泛傳播。在犯罪嫌疑人攜帶汽油和自制爆炸物、隨時都有引燃引爆的危急關頭,秦開美老師沒做“秦跑跑”,而是第一個換下了學生人質。王林華書記再換下秦老師做人質,身上更是被犯罪嫌疑人澆了汽油。
如果不是警方在千鈞一發之際果斷擊斃嫌犯,今天發布在中紀委監察部網站上的王林華照片,有可能成為他生命的一種定格。因此,無論這起案件本身細節還有多少未明之處,但作為危急時刻用生命替換人質的舉動,王林華在中紀委監察部的發布口徑中,無疑是當作標桿來認可的,充滿著正能量的意味。
如同近年來發生在多地的多起犯罪嫌疑人報復社會的事件一樣,昨天發生在潛江校園的暴力案件,依然夾雜著眾多對于嫌犯的動機猜測與同情、對細節的懷疑與否定聲音。這種為犯罪動機叫屈與同情的聲音,其實是對被劫持的學生、老師、基層干部成為人質的生命的另一種冷漠。他們將嫌犯手中的爆炸物,裹上一層溫柔的同情心的時候,卻不知自己的這番同情心,因為無視更多的生命的尊嚴被踐踏,暴露出無力的蒼白與虛偽。
無論嫌犯劫持人質的背后,是否有著天大的冤屈,但是對于這一刻的犯罪舉動來說,則是法治社會所不能被同情、被包容的。老師秦開美、書記王林華、果斷擊斃嫌犯的開槍民警,都是在危急時刻做了對的事情。合情、合理也合法。因此,他們的形象,不應因為暴力犯罪的行為動機如何值得同情,而絲毫有半點失色。
生死關頭,用自己的生命為幼小的學生去抵充、去擔當,兩位甘當人質的成人,不只為身邊的孩子上了一堂以生命來保護別人、以死磕來打擊犯罪的課程,更是為社會樹起了做一名合格的老師、做一個合格的基層干部的標桿。他們在危急關頭想要達到的目的就是用生命去保護孩子,他們與犯罪嫌疑人想要通過傷害孩子來達到目的相比,哪個高尚哪個卑鄙,稍具理性思維與法治思維的人們,都不難作出簡單的判斷。因此,那種只要犯罪動機的人性化,無視老師與基層干部在學生生命關頭的大義與人性,這種態度,本身就是人性丟失的表現。
一位普普通通的紀檢干部,上了中紀委監察部網站的“頭條”,是官方對于王林華用生命與暴力犯罪死磕的肯定,是對基層紀檢干部在民眾生命與利益遭受威脅時所表現出來的大仁大義的褒獎。這條消息發布在事發當天,同時也是對在有關這起事件的新聞中不吝點贊的民眾的鼓勵和認可。
用正的聲音,給正的能量撐腰,社會才能在雜音聲中不會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