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第一財經日報》從監管層獲悉,目前證監會正在加快QFII、RQFII的審批,抓緊解決稅收障礙,推動長期資金順利入市
????????股市持續低迷,長期資金入市一直被寄予厚望。不過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制度引進十多年來,總量一直較小,難以對資本市場產生大的影響。
????????《第一財經日報》從監管層獲悉,目前證監會正在加快QFII、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的審批,抓緊解決稅收障礙,推動長期資金順利入市。
????????本周,央行又傳出更大尺度的“松綁”信號。央行在《中國人民銀行年報2013》中表示,將進一步擴大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和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主體資格,增加投資額度,“條件成熟時,取消資格和額度審批,將相關投資便利擴大到境內外所有合法機構”。
????????增速緩慢
????????去年7月,央行、證監會及外管局決定將QFII投資額度增加到1500億美元,并宣布在新加坡、倫敦等地進一步拓展RQFII試點。
????????與此前的800億美元額度相比,QFII引入步伐加快,1500億美元額度,以人民幣計算可達萬億。
????????外匯管理局數據顯示,截至5月30日,已經獲批的QFII有249只,累計獲批額度557.18億美元。從開戶數據看,截至2014年5月30日,QFII在滬深A股開設694個賬戶,比2013年末增加82個賬戶。
????????截至5月末,獲批的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共120只,累計總額度為767.93億美元。
????????去年底,證監會主席肖鋼曾公開表示QFII、RQFII在股票流通市值中的占比還太少。“我們十年以前引進了QFII制度,后來又引進了RQFII的制度,但是QFII、RQFII在我們股票的流通市值占比低于2%,總量還很小。”肖鋼曾表示,今后還要進一步地擴大開放。
????????除了境外資金引入,境內資金“走出去”是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另一半。在肖鋼看來,雖然境外上市、海外并購以及QDII制度等方面都邁出了很大的步伐,但是機構的國際化水平還處在“初級階段”。
????????比如,證券機構走出去并購的還不多;在境外設立機構,也主要是在香港境內,真正到外國的并不多;近年來QDII的規模也一直比較小,而且受到國際金融危機影響,QDII投資的效益也不好。總體而言,中國的證券、基金、期貨等機構,國際競爭能力還比較弱。
????????擇機取消審批
????????與之前反復提及的提高QFII、QDII額度不同,央行近日明確提出條件成熟時,要“取消資格和額度審批,將相關投資便利擴大到境內外所有合法機構”。
????????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的部署,積極穩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是央行未來一段時期需要完成的內容,對QFII、QDII等大幅松綁,與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目標一致。
????????去年5月央行發布《關于實施〈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試點辦法〉有關事項的通知》,擴大試點機構范圍,放寬投資比例限制,并修訂實施細則,調整資金賬戶管理規定。RQFII試點地區從中國香港擴展到中國臺灣、英國和新加坡。RQFII 試點拓寬了境外人民幣投資者資金運用渠道。
????????此外,為拓寬QFII的投資渠道,規范其投資行為,央行還發布《關于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有關事項的通知》,允許獲得證監會核發資格及國家外匯管理局核批投資額度的QFII向中國人民銀行申請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
????????在剛剛發布的央行2013年年報中,央行表示要推動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有序提高跨境資本和金融交易可兌換程度,將“進一步擴大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和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主體資格,增加投資額度,條件成熟時,取消資格和額度審批,將相關投資便利擴大到境內外所有合法機構”。
????????另外,在境內外股市互聯互通方面,央行也明確表態,將研究建立境內外股市的互聯互通機制,逐步放寬境外機構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限制。
?
相關鏈接:
央行定向降準或將常態化 專家稱未來考慮調利率?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