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黃的法治化與長效化,契合了公眾對于這場行動的期待。對于其他地區的掃黃行動,人們同樣抱有這樣的期待
6月12日,廣東省公安廳召開“打擊整治涉黃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通報近期掃黃工作階段性成績。通報稱,通過4個月的集中打擊整治,全省社會面涉黃活動得到有效遏制,東莞涉黃專案全部成功告破,取得了階段性明顯成效。全省共破獲涉黃刑事案件1121宗,共刑事拘留3033人。此外,《廣東省按摩服務場所管理規定》立法工作積極推動中,而掃黃專項行動也將延長至年底(6月12日南方網)。
4個月的專項掃黃行動,交出了一份優異的成績單。1121宗案件全部成功破獲、刑事拘留3000余人,焦點人物太子酒店董事長梁耀輝被罷免全國人大代表職務,并被公安機關移送檢察院審查逮捕,許多機關工作人員被問責處分。這樣的成果無可指摘,值得贊揚。這離不開廣東公安戰線工作人員的辛勤工作,同時,東莞等地的社會風氣和社會治安也會得到實質性改變。
本次掃黃行動的成績顯著,并不代表一定能消除公眾的疑慮。比如,東莞等地的黃色產業鏈會不會沉渣泛起?這樣的掃黃是不是運動式的行動,是不是“割韭菜”?會不會出現春風吹又生的問題?公眾還擔心,會不會還存在保護傘的問題?而關注東莞的人也確實發現,近四年以來,東莞已經進行了3次掃黃行動,那么,下一次又在何時?
對于以上問題,廣東方面早已有了明確的答復。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在今年兩會上接受記者采訪時就曾表示:掃黃不是媒體倒逼,也不是突擊,并且,部分有問題的干部已被問責,從副市長到一般工作人員都有。在此之前,東莞紀委也在發文中使用了“不挖出保護傘決不收兵”的措辭。大量事實表明,這一次的掃黃行動,當地公安機關按下的不是循環播放鍵,而是停止鍵,帶有斬草除根、吹燈拔蠟的意思。
現在看來,廣東和東莞的專項掃黃行動,正在努力規避過去突擊掃黃的弊端。一者,向法治化求解。在專項掃黃行動期間,廣東省公安廳下發了《加強重點娛樂服務場所治安檢查工作指引》、《辦理涉黃刑事案件執法指引》、《辦理涉黃涉賭線索工作規定》等一系列執法規范,目的就是通過建章立制讓掃黃行動更加規范化。此外,一部廣東省地方專項法規——《廣東省按摩服務場所管理規定》也已經形成草案,不日將頒布實施,屆時,相關職能部門和地方政府的職責將進一步明確,服務場所也將得到更好的規范。
二者,這一次的掃黃行動時間更長,基本形成了常態化和長期化的機制。“掃黃專項行動延長至年底”意味著這場掃黃行動將會持續接近一年時間。除此之外,場所整治、網上清查、倒查追究、源頭治理等舉措,也都是擺明了要打持久戰。
掃黃的法治化與長效化,契合了公眾對于這場行動的期待。對于其他地區的掃黃行動,人們同樣抱有這樣的期待。但同時,掃黃因為關涉社會問題眾多,也需要當地在一些細節之處把握好原則和尺度。比如,失足婦女處于社會底層,需要繼續生活,她們的出路如何安排;相關酒店業務如何走出蕭條、重振復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