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財經股市>

    中小板造富記:超千位高管身價過億 A股十大占7席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4-06-17 07:39

      盡管當初是作為創業板的過渡被推出,但10年來,中小板這名“A股救火隊員”的表現,確實可圈可點。

      10年來,中小板已經成為培育隱形冠軍的搖籃,并涌現出越來越多的行業巨頭。截至今年1月,滬深兩市157個細分行業中,29個行業的龍頭企業就在中小板,其中,比亞迪、海康威視、蘇寧云商等市值都已經達數百億元。

      10年來,中小板已經成為資本市場的造富工廠。719家中小板公司累計融資近9000億元,有1127位高管靠持股身家過億元;A股十大富豪中,有7位來自中小板;向包括中小股民在內的股東發放現金分紅累計1455.99億元。

      然而,中小板面臨著成長的煩惱:上市門檻與主板一樣嚴苛,阻擋了許多渴望上市融資的中小企業;上市公司市值小,屢遭資金爆炒,股價異動頻發;信息披露不及時,內幕交易令中小投資者利益難保……

      10年,是一個總結,更是一個起點。未來,中小板將給市場帶來什么新的期待和猜想……

      中小板10年成績單

      因一直忙著籌措創業板、暫停主板IPO,2004年年初的深交所[微博],已經有3年多沒有新股上市了。遲遲沒有新股上市,股票交易也不活躍,導致深交所的兩大收入來源:上市公司發行費和證券交易經手費的增長有限。

      不愿被日益邊緣化,深交所提出了一個恢復市場人氣和融資功能的方案:設立中小板,歡迎高科技企業上市,以作為創業板的過渡,為下一步推出創業板做好基礎性工作。

      2004年5月27日,該方案得到國務院批準;當年6月25日,新和成(002001.SZ)、江蘇瓊花(002002.SZ,現稱“鴻達興業”)、偉星股份(002003.SZ)等8家民營公司組成中小板“新八股”上市嘗鮮;當年,共有38家公司登陸中小板,股票成交額為822.63億元。

      2014年5月27日,中小板迎來10周年。十年間,中小板為投資者、企業家、產業及市場等帶來了什么?

      總市值3.91萬億元:從“救火隊員”到重要生力軍

      10年間,上市公司數量增加18倍,融資規模增加79倍,總市值增加90倍

      據深交所提供給《中國經濟周刊》的關于中小板十周年運行情況的總結材料顯示,截至2014年4月30日,中小企業板共有719家上市公司,是2004年的19倍,市場規模逐步擴大;融資規模達到7305億元,是2004年全年融資額的80倍,其中IPO融資規模4864億元,再融資規模2441億元。截至2014年4月30日,中小板公司總股本2944億股,累計總成交金額44.28萬億元,股票總市值達3.76萬億元,約占深市市值的43%。

      十年間,中小板的資源配置功能得到發揮,解決了一大批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中小板成為支持中國金融體系構建、促進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和資本市場多層次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生力軍。

      其中,比亞迪(002594.SZ)、海康威視(002415.SZ)的總市值已超過700億元,位列深市A股總市值的前十名,成為中小板中的領跑者。10年來,中小板綜合指數從最初的1000點,最高時到達8017.67點,截至2014年4月30日為5987.12點,見證了中小板市場的高成長性和高收益性。值得關注的是,中小板的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也逐年穩步上升。2004年6月25日,中小板機構投資者占市場比例為22.59%,到2014年4月30日,這一比例已上升到53.63%,機構家數達到2.23萬家。

    比亞迪 王傳福

    大華股份 傅利泉

    蘇寧云商 張近東

    海康威視 龔虹嘉

      A股十大富豪:7位出身中小板

      滬深兩市共有157個細分行業,其中29個行業的龍頭企業在中小板

      統計數據顯示,從2004年到2013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4倍,同期中小板上市公司平均營業收入從6.5億元增長到24.83億元,增長2.82倍,平均凈利潤從0.4億元增長到1.47億元,增長2.68倍。

      “總體上看,10年來中小板上市公司業績持續快速增長反映了中國經濟的增長軌跡,同時中小板業績增速領先于國內生產總值也反映了中小板市場的高成長性和高收益性。”國信證券副總裁胡華勇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從2004年到現在,隨著經濟發展趨勢的變化,我們推薦上市的中小板企業行業變化較大,最早制造業比較多,現在高新技術企業、新興產業越來越多,消費類的企業也越來越多。”

      經過10年的發展,中小板已經成為培育隱形冠軍的搖籃,并涌現出越來越多的行業巨頭。據統計,截至2014年1月底,滬深兩市157個細分行業中,29個行業的龍頭企業在中小板。不少中小板公司已經成長為行業的巨人,早已不再是中小企業,如市值排名前三的比亞迪、海康威視、蘇寧云商(002024.SZ)等市值都已經達數百億元。比亞迪、蘇寧云商、北斗星通(002151.SZ)、科大訊飛(002230.SZ)等公司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也排行業前列。

      中小板的造富能力更不容小覷。梳理2013年A股市場,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成為持股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高管,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在2013年末價值高達215.02億元。中小板市值第一、躋身全球技術領先的電動汽車制造商之列的比亞迪,十幾年前還只是一家從事手機配件電池生產的無名企業。

      放眼整個A股市場,前十位身家最高的企業高管中,有7位都來自中小板。除王傳福外,如大華股份(002236.SZ)董事長傅利泉以201.36億元持股市值排名第二,蘇寧云商董事長張近東以176.25億元名列第三,海康威視副董事長龔虹嘉以170.94億元名列第四,杰瑞股份董事長孫偉杰以118億元名列第七,大北農董事長邵根伙以117.81億元名列第八,歌爾聲學董事長姜濱以109.86億元名列第九。

      統計顯示,中小板的造富能力與上市公司業績增長密切相關。過去10年,中小板公司的平均凈利潤從2004年的0.4億元增長到2013年的1.47億元,年均增長率達15.56%,截至2013年累計實現凈利潤4895.51億元,平均每年有69%的公司業績同比增長,其中有30%的公司業績同比增長30%以上,體現出較強的盈利能力。

      1500多億元分紅:三成利潤回饋股民是“硬道理”

      中小板第一股新和成,10年累計現金分紅20.56億元,超過公司募資總和

      剛剛開業時的中小板并沒有得到投資者的青睞,2010年以前,中小板一年的成交額還不到兩萬億元,這個數字還不到當時整個A股股市成交額的一成。

      “中小板以民營企業為主,2004年推出之時,社會各界對于民營企業的誠信、規范水平都存在較大質疑。”深交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總監田頗說。至2004年底,中小板上市的公司共有38家,融資規模為91.08億元,股票市值才413.43億元。上市公司不僅市值小,其實際流通的股本數也很小。

      “2010年前,投資者不是很喜歡炒小票(即在A股市場流通股數量較小的中小公司股票)。”平安證券[微博]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繳文超對《中國經濟周刊》分析稱,當時的上證綜指還處于3000點上方,而2007年時大盤還一度達到過6000點的高位,這說明當時帶動股市上漲的股票多為權重股、大盤股。很多人因此習慣于炒作大盤股。

      但隨著2008年金融危機的襲來,市場的投資風格急轉。“一方面,國家的4萬億投資計劃,讓許多優質公司都登陸中小板;另一方面,大家發現大盤股往往都易受到經濟周期影響,公司并沒有很好的成長性。”繳文超回憶道,大公司的股票普遍下跌,當時投資者開始挖掘更具有成長性、盈利前景更好的新興公司。而中小板上市企業的成長性開始得到投資者的認可。

      此外,中小板上市公司多為民營企業,總的股份數少,易于被資金操縱,股價易大起大落,便于套利,更受到一些慣于投機的投資者青睞。中小板自此開始成為投資者交易的重點市場。

      2010年中小板綜合指數達到了迄今為止的最高點8017.67點,成交額突破8萬億元,上市公司數達567家,當年上市公司通過中小板籌措了資金2350億元,為深市當年籌資額度半壁江山。伴隨著中小板上市熱潮,2010年深交所IPO的募資總額達3011億元,首次超過上交所[微博]的IPO總額。截至今年6月初,中小板交易額已經占A股交易額的四分之一。

      盡管中小板公司容易出現快速上漲的行情是投資中小板的重要理由,但投資者對中小板的認可,還與公司不俗的分紅比例密不可分。據深交所關于中小板十周年運行情況的總結資料顯示,從2004年至2013年的10年間,中小板公司合計分紅1546.98億元,占累計實現凈利潤合計額的32%。如中小板第一股新和成,上市10年來累計現金分紅20.56億元,甚至超過公司IPO和再融資的募集資金之和。

      98家公司違規:中小板的“民企難題”

      10年來,中小板累計作出公開譴責20次,通報批評139次,發出監管函及關注函合計1525份

      今年6月4日,四川科倫藥業(002422.SZ)公告,因公司信息披露違規,中國證監會[微博]決定給予警告,并處30萬元罰款。6月6日,該公司在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提供的網上平臺舉行公開致歉會。

      深交所關于中小板十周年運行情況的總結資料顯示,目前民營公司在中小板中的占比高達78.86%。由封閉型的家族企業轉型為公開性的上市公司,大多數公司在公司治理上都面臨新的挑戰。不少公司規范運作意識薄弱,未能按照公眾公司的嚴格標準運作經營,出現了關聯方資金占用、違規擔保、隱瞞日常關聯交易行為等違規事實。

      比如,首批上市的江蘇瓊花,就在上市后第二個月被查出有違規使用資金卻未經披露,遭遇深交所譴責。這給當時剛剛起步的中小板市場帶來不小的震動。

      而2010年震驚一時的綠大地(002200.SZ)欺詐發行上市案,也發生在中小板。該公司一度試圖將巨虧1.5億元的財務報表包裝至盈利過億元,同時在IPO初期更涉嫌給多項核心財務數據造假,虛增3億元的收入,騙取投資人認購其股票,并募集資金3.46億元。最終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認定,綠大地犯欺詐發行股票罪、偽造金融票證罪、故意銷毀會計憑證罪,判處罰金1040萬元;公司原實際控制人何學葵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綠大地案被稱為中小板第一案。

      Wind資訊數據顯示,10年來,共有98家中小板上市公司因違規遭到處罰。深交所亦透露,10年來,中小板累計作出公開譴責20次,通報批評139次,發出監管函及關注函合計1525份。處罰或監管對象包括上市公司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相關股東以及保薦機構及保薦代表人。

      “中小板以民營企業為主,經營歷史較短,公司治理不夠完善,企業管理較為粗放,部分公司具有明顯的家族管理特征。”武漢大學[微博]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微博]表示,未來,中小板應繼續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加大信披透明度。

      深交所理事長陳東征亦表示:“我們過去認為市場約束不足,而行政手段管理是最有效的,但是恰恰忘記了市場約束力發揮不足是因為市場不透明,所以深交所未來要從這方面下功夫,包括市場監管的具體方式方法,下一步準備推出新的、更透明的監管模式,增加市場的約束力。”

      今年5月22日,京東在納斯達克上市,市值超過300億美元,在中國概念股中排名第二。

      留不住“京東”們:中小板的成長煩惱

      IPO公司數量遭遇創業板、新三板,甚至美股納斯達克的分流

      10年來,中小板吸納了很多具有利潤高速增長的成長性企業,但它自身也面臨成長的煩惱。

      近年來,與其他板塊相比,中小板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速明顯落后,2013年的同比增速僅為5.18%,而2012年平均利潤增速甚至下跌10%。數據顯示,2013年,深市上市公司歸屬母公司剔除金融行業后凈利潤合計3236.65億元,同比增長17.34%,其中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分別增長26.65%、5.18%和10.48%。

      公司利潤增速下降的同時,中小板IPO公司數量也遭遇創業板、新三板,甚至美股納斯達克的分流。截至2014年6月4日就有5家中國公司登陸納斯達克,其中不乏京東這樣的優質企業。許多業內人士坦言,造成這樣的局面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創業板的市盈率普遍較高,這意味著私募或創投更愿意投資的企業到這些板塊上市。“市盈率高意味著IPO發行價也就高,私募退出時獲利更豐厚,目前中小板的市盈率不如創業板,所以我們基本不怎么關心中小板。”一位私募投資基金經理告訴記者。

      二是中小板上市門檻也很嚴苛,和主板的沒什么區別。“互聯網企業因其特殊的商業模式,往往在最需要融資的時候,其經營業績是虧損的,這無法滿足上市前三年需要盈利的硬性條件,所以互聯網企業沒法在中小板上市。”繳文超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等到互聯網企業滿足中小板上市要求了,互聯網企業往往經過好幾輪融資了,這時候囿于國內同股同權的要求,不少企業創始人擔憂管理權旁落,又不愿意在國內上市,反而向往納斯達克等擁有AB股制度,允許同股不同權,能保障其管理權的融資市場。今年5月22日,京東在納斯達克上市,市值超過300億美元,在中國概念股中排名第二。

      三是隨著創業板取消對擬上市企業的盈利要求,新三板的全國擴容,這些板塊對于上市企業的要求很低,比如新三板不要求擬掛牌企業盈利,不要求企業為高新技術企業。今年5月10日,證監會副主席姚剛就曾公開預測,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會很快超過1000家,掛牌企業數量也會以很快速度超過證券交易所市場。

      哪些公司最愛中小板?

      1.粵、浙、蘇公司占據半壁江山

      719家中小板上市公司覆蓋了31個省份。從區域分布看,來自廣東、浙江、江蘇等經濟發達省份的公司最多,3省份的公司數量總和超過了中小板企業總數的一半。中西部上市公司數量達156家,占中小板上市公司總數比例為22%。

      2.制造業企業占比最高,達80.67%

      隨著金融保險、房地產、互聯網、信息技術、物流服務等行業的公司相繼出現,中小板已經擴張到了15個行業。截至目前,制造業公司580家,占中小板公司家數的比重最高,為80.67%。深交所總經理宋麗萍認為,中小板仍存在提升空間:“中小板公司的行業結構、區域結構還不盡合理,制造業比重過大,創新商業模式的服務型企業、科技型企業數量有待大幅提高。”

    ?

    相關鏈接

    福田挖凱迪拉克高管 加速SUV等產品上市
    雷諾中國“外方”高管接連離職 東風接管
    北大校企多名高管私分國有資產獲刑 涉案近2000萬
    聯邦披露通用涉嫌違法 因高管知情不報

    ?

    相關鏈接:
    北大校企多名高管私分國有資產獲刑 涉案近2000萬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作者:朱禁弢 李勇 勞佳迪] [編輯:謝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