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社會長焦>
    美國平衡到哪,就禍害到哪
    美國平衡到哪,就禍害到哪
    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 時間:2014-06-18 17:41

      近日,伊拉克反政府武裝“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攻城掠地,并大有向首都巴格達推進之勢,本來就動蕩不已的伊拉克安全局勢驟然惡化。奧巴馬去年宣稱“美軍高昂著頭離開伊拉克”的話音猶在人們耳邊,伊拉克的最新變故使人們又一次目睹了美國留給伊拉克怎樣的一個爛攤子。

      一年多前,奧巴馬宣布將美國作戰部隊撤出伊拉克,兌現了其在2008年總統競選時的承諾。現在,美國國內有輿論認為,奧巴馬不該過早從伊拉克撤走作戰部隊。但奧巴馬的撤軍決定并非伊拉克問題的根本,2003年小布什政府一意孤行發動伊拉克戰爭,捅了馬蜂窩,才是問題的根源。

      小布什當年就任總統之時,身邊聚集了一大批新保守主義者,醉心于遏制任何可能對美國形成挑戰的崛起大國,并實施“大中東民主改造計劃”。“9·11”事件發生后,美國的對外戰略重點轉為反恐和防擴散。小布什政府把伊拉克作為突破口,以薩達姆政權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同“基地”恐怖組織有染為由,發動伊戰,其結局是4000多美軍喪命,接近19萬伊拉克人死于非命,美國投入近萬億美元,伊拉克則陷入四分五裂、治安惡化、民不聊生的境地。

      同樣,小布什政府發動阿富汗戰爭,其結局也頗受詬病。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失算”引起美國輿論的反思,奧巴馬競選總統時的一大賣點就是盡早結束兩戰,讓美國擺脫伊戰和阿戰的拖累。

      奧巴馬首任即對美國的全球戰略進行調整,推出“亞太再平衡”戰略,將戰略重心向亞太地區傾斜,將更多的政治、外交、經濟、安全資源投入亞太。這一戰略的主要目標一是維持美國在亞太地區的主導地位,二是從快速發展的亞太經濟中獲益。

      但環顧亞太,“亞太再平衡”戰略給本地區注入的是新的復雜因素:美國強化冷戰遺留下來的同盟關系,向亞太地區轉移更多的軍事力量,使地區安全的軍事色彩有增無減。美國縱容日本修改防務安全戰略,解禁集體自衛權,在釣魚島問題上偏袒日本。日本屢次近距離跟蹤監視和干擾中方艦機,大肆炒作“中國火控雷達照射”問題,在距離釣魚島最近的宮古島完成導彈部署,日方這些舉動火藥味十足,使人不得不懷疑日方受到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鼓舞。

      此外,這幾年,南海不平靜,同美國推進“亞太再平衡”戰略的軌跡正相關,美國把東南亞地區作為“亞太再平衡”戰略的重中之重,南海問題成了美國在東南亞地區推進“再平衡”戰略的“抓手”。

      美國的戰略重心調整來,調整去,把重心放到哪里,就會把禍亂帶到哪里。美國作為綜合國力世界第一的超級大國,按理說應該有能力幫助一個地區實現和平與繁榮。但美國維持地區事務主導權的私心太重,動輒干涉別國內政的沖動太強,拉一派打一派、拉一國打壓另一國的手法用得太多,“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往往會成為美國對外政策的寫照。

      美國根據自身利益需要來調整戰略重心,本無可厚非,但在此過程中損害別國的核心利益,甚至把中國這樣一個追求和平發展的國家當做牽制的主要對象,只會給地區帶來禍亂。美國的戰略重心不應成為亂源。

    (編輯:李琳)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