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合作
一半以上進口原油用希臘貨船運輸
希臘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離歐洲腹地、北非、中東都很近,海陸空交通網絡比較完善。鄒肖力認為,希臘可以成為中國商品和資本走出去的門戶和橋梁。盡管目前中希雙邊貿易和相互投資的規模較小,但前景非常廣闊。
比雷埃夫斯港口項目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兩國將以港口建設為基礎,以海運合作為依托,重點發展物流、海鐵聯運、海空聯運,吸引更多的企業到比港落戶,包括高科技生產型企業。
希臘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韋尼澤洛斯介紹,目前,比雷埃夫斯港已成為希中合作的典范。在中遠集團的管理下,該港已經成為歐洲發展最快的港口之一。雙方在海運領域的合作規模巨大——一半以上的中國進口原油和其他進口原材料通過希臘貨船運輸。
韋尼澤洛斯說,中國企業在希臘的運營,是在困難時期對希臘經濟的信任投票,也給數千名高素質的希臘人提供了工作崗位。中國企業在希臘的成功給其他國家的投資者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合作創新
中希將辦海洋合作論壇
在談到海洋合作時,鄒肖力說,希臘是一個傳統的海洋國家,有著世界上最龐大的商船隊,希臘人對海洋的認識、開發、經營和保護,以及他們在航運業中積攢的廣泛關系,都非常值得中國學習和借鑒。中國有300萬平方公里的“藍色國土”,海洋將是中國未來發展以及為世界作貢獻的一個重要領域。
鄒肖力說,訪問期間雙方將簽署20多項合作協議和商業合同,涉及投資、貿易、金融、海洋、科技、文化、質檢等眾多領域,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達到更高水平。雙方還將舉辦中希海洋合作論壇,這也是一個創新。總體而言,這將是一次“亮點紛呈、成果豐碩”的訪問。
人文交流
中希將互設文化中心
中希兩國都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雙方文化上的相互欣賞深深扎根于兩國民間。這次訪問中,中希將簽署互設文化中心的協議,使雙方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具有實實在在的載體。綜合新華社報道
揭秘
希臘曾三次幫助中國撤僑
6月12日,中外媒體吹風會上,外交部副部長王超介紹,希臘一貫堅定支持中方重大關切和核心利益,曾三次協助中方海外撤僑行動。
1997年阿爾巴尼亞內亂
派軍艦幫中國人撤離
1997年3月15日,由于阿爾巴尼亞內亂嚴重,中國駐阿爾及利亞使館緊急安排華人撤離回國。使館相繼與希臘、美國、意大利等駐阿使館取得聯系,尋求幫助。在緊要關頭,希臘政府伸出了援助之手,希臘國防部長當即答應盡最大努力,決定派軍艦協助中國人員撤離。
當天10時30分,撤離的使館人員和華人乘坐大客車,車隊在警車的護送下駛往40公里開外的都拉斯碼頭。碼頭上停靠著一艘希臘軍艦,希臘海軍全副武裝,做好了接應和防范準備。中方100多人登上軍艦,駛向公海。艦上的部分人員分別轉乘早已等候在公海的另外兩艘希臘軍艦。3艘軍艦駛向希臘科孚島,撤離人員從那里轉乘飛機回到中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