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黎以沖突
希臘政府派出撤僑專船
2006年7月,黎以沖突以來,中國分批安全撤離在黎中國公民,其中包括7名香港同胞。
2006年以色列和黎巴嫩發生沖突,7月16日深夜,中國外交部決定撤離在黎中國公民、中資機構人員和駐黎使館部分人員。當時,以色列戰機轟炸黎機場和主要公路,封鎖海港,給撤僑行動增加了很大難度。
時任駐黎巴嫩大使劉向華及使館工作人員,組織華人從陸路分期分批撤離至敘利亞。先后4批中方人員經由陸路前往敘利亞。但隨著局勢惡化,還有中國僑民提出撤離要求。
此時,陸路安全已無法保障,也很難再租到客車,駐黎使館留守組經多方聯系,在希臘政府幫助下,組織第五批22名僑胞搭乘希臘政府的撤僑專船從海上撤至塞浦路斯。
據當時新華社報道,外交部領事司表示,撤僑時政府提供的交通工具是不向個人收取費用的。
2011年利比亞危機
3小時內決定助華撤僑
2011年2月22日至3月5日,利比亞危機期間,中國政府開展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撤離海外中國公民行動,共撤出35860名中國在利比亞人員,其中有13185人是經過希臘克里特島中轉回國。
時任中國駐希臘大使羅林泉向希臘外交部發照會,請求協助撤退中國在利比亞公民。不到3個小時,希臘政府就作出決定,同意將利比亞中國公民撤離至克里特島。希臘方面以遠低于市場價的價格,為中國僑民提供住宿房間。
■ 簡介
去年中希貿易36.5億美元
希臘是西方文明的發祥地。古希臘在音樂、數學、哲學、文學、建筑、雕刻等方面都曾取得巨大成就,出現了一大批文化和藝術大師,包括劇作家阿里斯托芬、幼里披底斯,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歐幾里得,雕塑家菲迪亞斯。希臘還是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源地。
2009年底以來,希臘遭遇嚴重的債務危機,經濟陷入困境。希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緊縮政策。
希臘積極促進和維護歐洲一體化進程;重視發展與包括中國和印度在內的亞太國家關系,希望通過加強經貿合作,從中、印等國經濟快速發展中獲益,服務希臘經濟的發展目標。
中國與希臘1972年6月5日建交以來,兩國關系發展順利。2006年兩國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近年來,兩國貿易發展較快。2013年中希雙邊貿易額為36.5億美元。綜合新華社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