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馬士基為首醞釀組建的P3聯盟,剛剛被中國商務部的反壟斷審批否決,但國內三大央企航運巨頭史無前例的“結盟”,卻令中日航線上的惡性競爭愈演愈烈。
????????“目前,上海到日本市場的運價已經跌到了-500美元/TEU(20英尺標準集裝箱),連云港、青島到日本的運價更是跌到-650美元/TEU,天津、大連、威海、煙臺到日本的運價也跌到-580美元/TEU。”一家從事中日航線運營的航運公司高層昨天對《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記者透露。
????????上述人士表示,“負運費”的反常現象,緣于上個月三家央企航運公司在中日航線上的“結盟”并且增加運力投放,導致中日航線上的供需平衡被打破,價格戰已經打了一個月。
????????如今,鑒于“負運費”怪象的重現,本來就利潤微薄的中日航線上的很多貨主、貨代、班輪公司已經聯名上書上海航交所“求救”。
????????“負運費”怪象溯源
????????上個月,隸屬于中遠集運、中海集運(601866.SH)和中國外運(00598.HK)的泛亞航運、浦海航運與中外運集運公司,在上海低調簽約,約定在中國—日本集裝箱運輸市場上開展合作。
????????自5月上旬起,三方在華北、華東地區的重要港口至日本關東—關西—九州航線上,以共同投船并互換艙位的形式進行合作經營,拓寬航線覆蓋面、增加班期密度。
????????這也是此前以競爭為主的三方首次攜手進行深度合作。不過,選擇的合作線路,并不是歐美等主要的遠洋干線,而是基本只有中國企業在經營的中日航線。
????????據記者了解,從上月初開始,三家就聯合陸續在上海、青島、大連始發到日本的航線上增加了各1000TEU以上的運力投放,目前,三家在大連、天津、青島、上海到日本航線市場的份額已經分別占據了約39%、50%、47%和26%。
????????在此之前,中日航線主要由國內航運企業經營。除了海豐國際、中通海運、共同海運、上海錦江航運等幾家民營或者地方航運企業,中遠和中外運也有少數的運力投放,中海則主要采用購買共同海運航線上的艙位形式經營。
????????由于中日航線線路短,船舶周轉周期短,行業進入門檻低,船公司常常大打“價格戰”。
????????有知情人士對本報表示,前幾年的價格戰迫使一些虧不起的小航企退出了中日航線,而日本的航運企業根本看不上這個市場,而是去搶占利潤空間更大的遠洋航線,現在中日航線就剩下國內企業“窩里斗”,直到近期三家“結盟”后,形勢發生了進一步的變化。
????????“三家結盟增加運力后,以往的供需相對平衡被打破,很多企業開始恐慌性降價,現在各家給代理的報價每天都在降,每天都在虧錢,再跌下去,即使加上征收的各種附加費,價格都很難轉正了。”上述航運企業高層對本報記者稱。
????????他還表示,由于央企在資金、融資方面的優勢,最先退出市場的絕對不會是虧得起的央企,最終在中日航線上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三家央企的份額越來越大,不過依然還會有后來者不斷加入,繼續拼價格。
????????集體上書“求規范”
????????據記者了解,目前日本航線的價格混亂,已經讓這條航線上的很多貨主、貨代、班輪公司無所適從,開始集體上書交通運輸部旗下的上海航交所,要求出面規范。
????????這封《致上海航運交易所的一封公開信》提到,按照粗略統計,各口岸累計每周出口量約4萬TEU,目前的市場運價導致每周近億元人民幣的虧損,必然導致某些公司退出市場,同時留存的公司也是傷痕累累。
????????事實上,運價為負的反常情況,多年前就曾在中日航線的市場上出現過。
????????從2003年開始,中日航線就出現過“負運價”的情況,直到2006年“負運價”愈演愈烈時,交通部一度發布《關于整頓和規范中日航線班輪市場秩序的公告》,并處罰了四家低于正常合理水平運價、妨礙公平競爭的違規經營公司。
????????如今歷史重演后,尚未有政府相關部門介入協調。“組建聯盟最終的目的應該是通過協調甚至合并運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避免運力過剩帶來的價格戰。而作為央企,如何確定自己的定位,在什么航線上應該聯盟也非常值得商榷,相對國際遠程干線而言,市場并不大的中日航線是否值得如此‘血拼’?”一位行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分析稱。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三大航運央企的經營狀況并不樂觀,中國遠洋(601919.SH)剛剛擺脫退市危機,中海集運去年則虧損26.46億元,中外運長航集團更是虧損百億。
????????而在今年年初,中遠集團與中海集團曾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在業務發展和項目投資方面優先考慮將對方作為合作伙伴,建立戰略聯盟、開展合資合作、協調資源配置、互為供應服務商、共同開發客戶、開拓新興市場等,但在兩家公司重點經營的歐美航線上,實質性的合作至今尚未開展。
?
相關鏈接:
南航開通海口飛首爾航線 每天執飛一個航班往返?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