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社會長焦>
    戒網癮怎么成了一場“監獄實驗”
    戒網癮怎么成了一場“監獄實驗”
    來源: 新京報 作者:西坡 時間:2014-06-23 15:42

      鄭州的搏強學校已關閉,全國上下還有多少“搏強學校”?如果依然有家長相信打就是教育、打得越狠教育越徹底,那么這樣的變態學校將很難絕跡。

      5月19日,鄭州搏強新觀念生活培訓學校的19歲河南少女郭玲玲被“加訓”兩個小時后死亡。《新京報》調查發現,這所號稱以“特色關愛教育”為理念的學校,其間的種種“教育”細節,令人毛骨悚然。

      該校說是“全封閉、軍事化管理”,其實更像電影里的變態監獄。孩子做各種事情都可能招致體罰,且體罰力度駭人聽聞,比如以500次為基數的前倒和后倒。

      在嚴酷的管理之下,整個學校異化成了一個另類小社會。比如訓練有素的老生轉變成老師的得力幫手,對付想要逃跑或反抗的新生。孩子們總結出生存哲學:“跟老師走得太近,同學會整你;跟同學走得太近,老師會整你。”

      不堪虐待的學生想逃跑、“暴動”,逃跑不成,學生會用玻璃劃破自己脖子、吞墨水、洗衣粉、絕食等方式爭取出去。這些景象讓我聯想起《浪潮》、《雪國列車》等電影中的情節,以及著名的斯坦福監獄實驗。

      暴力幾乎是唯一的教育方式。如果說這樣的教育有所成效,其成效也只是教會了孩子虛偽、殘忍和冷漠。以致對玲玲的死,多數同學都不感到難過。

      這樣崇奉暴力、以體罰代教育的學校,之所以大行其道,并不完全源于學校對家長的隱瞞和欺騙。事實上,該校明文規定兩個月不許探視,許多家長對存在體罰也心知肚明。不得不承認,“吃人”的戒網癮學校,其生存土壤是一些家長同樣對暴力教育的迷信。甚至死亡都沒有警醒一些家長,他們只是覺得“下手不那么狠就沒事了”。搏強關閉后,有些家長已經開始為孩子尋找類似學校。

      90后的孩子可以看透這類學校的本質:就是通過“罰”的方式教會學生“絕對的服從”,“罰到你會察言觀色,罰到你會表演成一個好孩子。”有60后的父親卻依舊推崇鐵腕:“這些小崽子扔到我那個年代,一個個肯定都老實了。”

      家長忽視日常的教育、自身的示范,卻想直接要一個“乖巧懂事”的娃;于是搏強這樣的學校出現,用極端的手段訓練出看起來“聽話”的娃。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只是家長是替孩子點的頭。可以說,這些孩子是被家長與學校合謀限制人身自由,然后進行以“教育”為名的虐待。

      鄭州搏強學校已關閉,但全國上下還有多少“搏強學校”?可以確信的是,如果依然有家長相信打就是教育、打得越狠教育越徹底,那么這樣的變態學校將很難絕跡。

     

    (編輯:李琳)
    ?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