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社會長焦>
索煙城管乃臨時工,網友預言何以成真?索煙城管乃臨時工,網友預言何以成真?
來源: 紅網 作者:李松林 時間:2014-07-03 09:36
日前,有網友發帖指江西南昌市西湖區城管“敲詐商家”。對此,西湖區政府昨日回應,網帖曝光的“城管”為該區城管分局系馬樁中隊協管員龔文東,其因工作作風不端正,已于6月14日被開除。(7月2日《南方都市報》)
城管向商戶索煙,與先前經常曝出的動手打人一樣,都是違反工作規定的行為,且性質和影響一樣惡劣。毫無疑問,不管是網帖反映的所謂“敲詐”,還是查實后的“索煙”,當事人都應受到追責處罰。然而,“索煙”事件真正的看點并不在此,早在官方公布結論之前,網友已經預言“肯定又是臨時工”。網友的一語成讖,看起來“很牛”,實際上卻暗藏著諸多諷刺和追問。
網友之所以能成為“預言帝”,不外乎是過往經驗的堆積和啟發。揆諸現實,“臨時工”早已成為一些機關單位“東窗事發”后的輿論“退燒藥”。城管打死勸架老人,是“臨時工”犯錯、蒼南黨員干部酒后打人,系“臨時工”所為、郵局寄錯大學錄取通知書,是“臨時工”疏忽大意、民政局人員上班看電視,原來也是“臨時工”……面對輿情危機,“臨時工”這一頭銜硬是成了不少機關單位的“免死金牌”、“護犢良藥”。面對洶涌輿論,政府機關單位一旦有了如此“應對慣性”,網友跟著“學兩招”也就不足為奇了。
然而,比祭出“臨時工”更可怕的是,一些部門領導和負責人對民意的漠視與不領情。網友調侃也好,“預言”也罷,背后并非是對事件本身的舍棄,相反,是對真相的鞭策和渴求。就拿這一次事件來講,最后網友預言成真,反倒令當地城管部門滑入了更為尷尬的地位。比如,除了一句“工作作風不端正”、“臨時工”的回應之外,公眾并未看到更多細節的公開和回應。缺少謙恭和真誠,政府機關的回應自然難以服眾,只會徒增笑耳。
即使“索煙”者真是“臨時工”,也不能匆忙辭退了事。而應該在單位內部進行公開的批評教育和反思學習,要讓所有單位員工以此為戒,嚴格規范和約束執法行為。當然,“臨時工”的此起彼伏,從另一個角度也說明,嚴格執行《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出臺更為細致的工作守則已迫在眉睫。既要維護臨時工的合法權益,也要約定好臨時工的合同期限、具體工作行為,權責范疇等。在此基礎上,更要明確目前各地具體有哪些領域、哪些部門不可以雇傭臨時工。只有如此,才不會讓臨時工“滿天飛”,才不會讓“城管索煙”繼續翻版重演,才能樹立權威,讓每一起丑聞事件中的真正責任人付出代價。
文/李松林
(編輯: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