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附近新建的樓盤頗受市民青睞。記者 石中華攝
海口網7月4日消息(海口晚報記者 張云)海口市龍華區中小學推行學區管理制實施方案近日出臺。自今年9月起,龍華區將作為全省惟一試點單位,試行中小學校學區管理制。針對部分市民提出的為何要推行學區管理制,出臺該方案有何目的等問題,記者采訪了海口市教育部門有關專家、家長及老師。
為孩子上“好學校”,家長費盡心機
這些年來,海口教育整體水平明顯提高,但市民們對優質學校仍有極大期待。
記者走訪海口市多個小區和學校發現,不少家長為了孩子上“好學校”,可謂費盡心機。部分家長花錢、找關系,另一部分家長則直接購買“學區房”。“基礎教育非常關鍵,我就這么一個女兒,當然盡力讓她上好學校,就要好好爭取了。”家住鳳翔東路的錢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女兒今年上某小學二年級,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她享受更優質的教育,他們當時沒有少操心。“不瞞你說,我們當時托關系,找門路,大大小小的事,加上擇校費,花了好幾萬。”
“為了孩子上學,實在是沒辦法,花45萬買了個78平方米的房子,不算貴,就是老舊了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長表示,今年3月底,他在西沙路買了一套省教育廳的單位房,購買了這套房,他的孩子就可以就近上第二十八小學和第九中學了。不過該二手房是1989年建成的,房子老舊了些,可為了孩子上學也值得。
“家長為讓孩子上‘好學校’,讓學區房也火了起來。”海府路一家房地產中介公司置業顧問王先生說,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學附近的學區房非常火,可謂供不應求。由于房子比較老舊,評估價為5000多元/平方米,像老省委單位宿舍的單價至少賣6000元/平方米,去年下半年單價甚至漲到7000元至7500元/平方米。
試行學區管理制,整合優化教育資源
為了進一步創新教育機制改革,整合優化教育資源,促進區域內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逐步實現“建設教育強區,樹立教育品牌”目標,海口市龍華區中小學推行學區管理制實施方案近日出臺。自今年9月起,龍華區將作為全省惟一試點單位,試行中小學校學區管理制。
“現代教育發展的最大‘瓶頸’是教育均衡問題,要讓每個孩子享受優質教育資源,就必須進行改革。”海口市龍華區教育局基礎教育科吳政科長說,龍華區有42所中小學,這些學校教育資源不平衡問題突出。推行學區管理制是化解教育資源不平衡問題的重要舉措,有利于推進教育管理機制改革,有利于提高中小學辦學質量和水平,有利于緩解“擇校”等問題,逐步實現教育公平性。
6個學區長帶頭,實行捆綁式發展
學區管理制實行區教育局和學區兩級管理機制,實行學區長負責制,并建立學區管理制考核制度,加強對學區運行狀況的定期監測和督導評估,確保學區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社會認可度不斷提高。試行過程中,通過建立素質教育活動管理中心、教研管理中心、優質教育資源庫等,冀望名校帶動弱校,推進教育均衡發展。
龍華區學區設置將按照優質學校引領、優勢互補原則組建,以四個鎮中心小學、九年一貫制學校、獨立初級中學為依據,合理組建成為6個學區,學區內的一所優質學校為學區長學校。第一學區學區長學校為九小,成員學校包括遵譚鎮小學、十二小、濱海小學;第二學區學區長學校為十一小,成員學校為新坡鎮小學、海燕小學、龍華小學、丁村小學;第三學區學區長學校為二十六小,成員學校為龍泉鎮小學、城西小學、二十小;第四學區學區長學校為農墾一小,成員學校為農墾二小、農墾三小、高坡小學、蒼西小學;第五學區學區長學校為義龍中學,成員學校為城西中學、新坡中學、八中、遵譚中學、龍泉中學;第六學區學區長學校為金盤實驗學校,成員學校為海瑞學校、十一中、三小、十小、秀峰學校、玉沙學校、龍橋學校。
“學區管理制實施捆綁式發展,用9個統一,實現教育均衡發展。”吳政說,學區內實施“統一教學管理、統一設施共享、統一教師管理、統一課程安排、統一教學活動、統一集體備課、統一教師培訓、統一質量監測、統一評價激勵。”同時,實施學區長負責制,在學區內的人事編制、資金使用和資源調配等方面賦予一定管理權限,通過優質學校輸出管理資源以及課程改革、師資培訓、教育科研、成果交流等方式,帶動成員學校在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上的提高。
另外,學區管理還包括實施學區崗位管理,也就是學區設置學區長一名,副學區長若干名,秘書長一名,在學區長學校中產生,聘任期間享受副校長待遇;建立學區議事制度,也就是學區定期召開成員學校校長會議,商議重大決策和重要事項,組織、協調和督促學區各項工作,落實管理制度,定期向區教育局報告工作;建立教師流動機制,實現教師隊伍的雙向有序流動,不斷優化教師資源配置和學科結構,學區長學校要向成員學校輸出一定數量的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師,帶動其他成員學校發展,其人事關系保留在原學校;建立健全激勵機制,根據學區目標任務完成和績效考核情況,每年對優秀等次的學區給予一定獎勵,按照規范程序和要求,自主進行分配;建立城鄉學校發展聯盟,在課程改革、教學管理、課堂教學、資源共享、校本研訓、教育科研等方面形成合作互動互助的發展團隊,實現互利共贏;形成學區再生機制。通過提高成員學校的教育質量、師資水平和社會聲譽,促進成員學校在學區內成為新的品牌學校,鼓勵在一定條件下脫離學區,利用品牌和教育資源組建新的學區,擴大優質資源數量。
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上學不必再“舍近求遠”
吳政介紹,目前,龍華區的中小學已經劃分為6個學區,由教育行政部門指定一所優質學校為學區長學校,各個學區的學區長結合各自實際情況,來制定各自學區的試行方案,將在9月1日試行中小學校學區管理制。按照目標任務,到2016年,學區內學校管理水平有明顯提高,教師整體素質有較大發展,教育教學質量有較大提升,初步實現學區內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隨著學區內各學校發展提升,在一定條件下,可利用品牌和教育資源組建新的學區。
海口市龍華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這些優質學校自己辦得好不算本事,而要把兄弟學校都帶動起來,優質資源不再為一校所有,要讓學區內的孩子們共享。學區內各校每年將進行一定比例的“師資交流”,鼓勵名校老師到薄弱學校任教。同時,學區內各校聯合辦學,學區長負責學區內實施統一的教育教學管理,“點撥”其他成員學校的教學。
市民文女士說:“像我們這樣的普通家庭,只能就近上普通的小學,有了學區管理制,實現教育資源共享,我們就不用擔心基礎教育差距太大了。”
“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是好事,讓更多家長不用再擔心‘擇校’問題。”海南師范大學教育學賴老師表示,實行就近入學,從情感上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由于教育資源不均衡,導致“擇校熱”嚴重。龍華區推出學區管理制實施方案,將有利于建立新的教育生態平衡,有利于教育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平衡。通過共享優質教育資源,能讓很多家長打消“舍近求遠、盲目擇校”的念頭,從根源上遏制“亂收費”和“擇校熱”現象。
?
?
相關鏈接:
蔣定之:教育實踐活動的關鍵是解決問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