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在不少城市的醫院附近、街邊、小區門口,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寫有“高價收藥”的小紙牌。在一些城鄉結合部或農村,還能見到有人在自行車上掛著“收購藥品”的牌子,堂而皇之地走街串巷。這些人收購的藥品包括快過保質期甚至已經過期的藥品。您是不是也有同樣的疑問,他們收購這些藥干什么?
近日,天津鐵路運輸法院開庭審理了一起非法經營藥品案,就為我們解答了上面的疑問。這些“高價收藥”小紙牌的幕后都隱藏著非法經營藥品的“大老板”。49歲的黑龍江人呂德偉就是這樣一個大老板。檢察機關指控,短短兩年多的時間里,被告人呂德偉等人非法收購、出售藥品種類超過120種,涉案金額高達323萬元。藥販子如何進行非法收購和經營?
2013年6月3日下午5點左右,呂德偉象往常一樣,到中鐵快運天津站辦理托運手續,收件人寫的是楊春艷,托運的貨物,寫的是保健品,正在呂德偉辦理手續的時候,公安民警將他當場抓獲,打開貨物包裝,1500多盒藥品現了原形。呂德偉就是人們所說的“藥販子”。由此,呂德偉的諸位下家相繼落網,檢察機關認為,應當以非法經營罪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并建議對主犯呂德偉判處八年到九年的有期徒刑。
藥販子如何進行非法藥品的經營?
公訴機關指控,2010年12月23日至2013年6月3日間,呂德偉雇傭被告人楊春艷幫助他在哈爾濱非法經營藥品。
公訴人:你的藥品來源是怎么來的?
呂德偉:市場收購的。
公訴人:你和楊春艷怎么樣經營的藥品?
呂德偉:我談好價格,她接到藥之后送到醫藥公司。
公訴人:還有別的作用嗎?
呂德偉:她將收到的錢匯到我的銀行賬戶上。
證據顯示,呂德偉181次通過中鐵快運從天津站將自己收購的藥品以藥品和保健品的品名托運到哈爾濱,楊春艷在接收到藥品后,按照呂德偉的要求將藥品銷售給哈爾濱的德善堂醫藥公司、宋振瑩所在的醫藥公司等處。僅這兩個途徑打回的貨款就有226萬多元。
被告人收的都是什么藥?
被告人收購的藥,以治療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腎病為主。單就呂德偉被抓時查獲的藥品數量和種類,就足以讓人震驚。
公訴人:2013年6月3日17時許,被告人呂德偉將自己收購的頸復康顆粒、通心絡膠囊等20種1515盒藥品,價值人民幣55685.51元(贓物全部追回),在中鐵快運天津站給被告人楊春艷辦理托運手續時被公安民警當場抓獲。
一次發貨涉及20多種藥品不算什么,被告人趙喜林用4個月時間在濟南省立醫院附近非法收購諾和龍等119種共計4344盒藥品,價值近24萬6千元。所幸贓物全部被司法機關追回。
收購的藥品去向是哪里?
呂德偉收的藥不僅運回了哈爾濱,還運到了山東濟南、山西太原,由趙喜林和李儉接應。公訴人宣讀的被告人陳超在偵查階段的供述,表明非法收購的藥品通過鐵路快運、公路物流運輸,到目的地后,神不知鬼不覺地走進了人們熟悉的藥店。
公訴人:你是怎么非法經營藥品的?
呂德偉:我主要是收購了呂德偉、張燕德從天津通過中鐵快運和物流配送托運回來的藥品,及王金明從天津通過物流托運過來的藥品,還有從哈爾濱孟麗手中收購的藥品,購進這些藥品后,我又賣給了哈爾濱市義康大藥店、老百姓大藥房等20多家藥店。
非法經營藥品的危害是什么?
在法庭最后陳述中,呂德偉說自己有兩個孩子在讀書,愛人沒有工作,癱瘓的父親需要人照顧,楊春艷說老公十年前外出打工,一直杳無音訊,孩子需要她的照顧,希望法庭從輕處罰。
實際上,被告人的親人也是非法經營藥品潛在的受害者。因為銷售這些回收藥的一般都是偏遠或農村地區小診所、小藥店,消費者主要是老年病、慢性病患者,打工者,很多老百姓只要覺得藥比正規醫院藥店便宜就行,不會關注藥品的保質期。藥監執法人員告訴媒體,藥用的不對,患者受到的是久病不愈、甚至失去生命的威脅。
藥監:因為它這個藥渠道不明,里面可能有假藥,另外儲存的條件不符合藥品儲存的條件,有可能藥品在買賣的過程中就發生了質量的變化,不合格藥品吃了之后對人體有很大的潛在危害。
公訴人指出,“高價收藥”背后的黑色利益交易嚴重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
公訴人:繞開嚴格的審核監督環節,非法經營藥品,一方面會架空作為藥品安全、保險機制的監管環節,造成藥品流通領域的秩序混亂,另一方面會造成不正當的市場競爭,誘使藥品經營者通過非法渠道批發藥品,以降低成本,給更多的假冒偽劣藥品進入市場以可乘之機。
執法人員透露,部分老百姓對非法經營藥品的危害認識不足,給藥販子提供了可乘之機。有的市民通過這一方式處理自己沒吃完的藥;也有人故意利用醫保資金開藥,賣給藥販子套現;還有醫藥公司內部人員通過非法手段從藥店里弄出藥來,再以便宜的價格出售。
擾亂市場競爭秩序、威脅患者生命安全,非法經營藥品的危害不容忽視。天網恢恢,執法機關、司法機關對非法經營藥品的打擊行動還在繼續。與此同時,我們也呼吁,斬斷“高價收藥”背后的黑色利益鏈條需要全社會對非法收藥行為進行自覺抵制,切莫貪圖小利,害人害己。
?
相關鏈接:
藥販子轉戰社區收藥? 選保健品勿迷信“胎盤大補”?
非法收藥轉戰網絡形成“產業鏈”?監督難度增大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