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文明創建的著眼點要放在道德建設上,發掘人性的真善美。
真,是真心待人。
真心,是道德的底線;真情,是道德的力量。我們同在一片藍天下生活,今生有幸相識,這實在是一種緣份。何必知人知面不知心?重要的是相識相知,可貴的是坦誠相待。那時,我們會發現,把包裹的“外衣”卸下來,把緊繃的面孔松下來,其實并不難。更為可貴的是,說說真話、述述真情,真為你分憂、真為你解愁,以真心換真心,以包容求和諧。
善,是釋放善意。
不要以為,人都是自私、冷漠的,其實絕大多數人,還是向善的,只要有機會就愿意行善。汶川地震、玉樹地震、舟曲泥石流……大災凝聚大愛,人性感天動地。“遠親不如近鄰”,讓我們互助關愛,伸出手來,你幫我、我幫你,更幫空巢老人、單親子女、外來工等特殊群體。呵護紅花綠草,攙扶老人小孩,義務維護秩序,化解鄰里糾紛,將學習雷鋒常態化。
美,是追求美好。羅丹說,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愛美,是人的天性。示美,彰顯美的價值。其實,任何人都有“美”的基因,關鍵在發掘、在培育。相關部門應多舉辦一些海口市民可以參與的活動,激活市民的想象能力、創造能力,用自己的眼睛發現美,用藝術的方式表達美,喚起人們對美的熱愛、對美的追崇。
“自私,對靈魂而言是牢獄。”只有真善美,才能讓人擺脫“牢獄”、獲得自由,擺脫庸碌、變得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