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社會長焦>
    中拉論壇令人期待
    中拉論壇令人期待
    來源: 環球時報 作者: 時間:2014-07-22 15:55

      推動成立“中拉論壇”是習近平主席訪問拉美的重頭戲。拉美國家從“中非合作論壇”的豐碩成果中意識到,中國的快速發展不僅是非洲的機遇,也是拉美的機遇,成立“中拉論壇”有利于拉美搭乘中國經濟發展的“快車”,也有利于拉美在地緣政治博弈中拓展戰略回旋余地。顯然,“中非合作論壇”的成功先例催生了“中拉論壇”,但后者不會是前者的翻版。

      首先,從合作的對象來看,拉美雖然與非洲同屬發展中國家,但拉美政界和學界一些人士認為,拉美至少在三個方面不同于非洲:一是拉美的國民生產體系和總體發展水平高于非洲;二是拉美民主體制比非洲穩定和成熟;三是拉美的法制水平和教育文化程度領先于非洲。因此,這些人士聲稱,拉美國家不會像非洲那樣在意中國的援助。

      其次,從合作領域來看,中拉合作領域雖與中非有相似之處,但是拉美一些學者認為,中拉合作領域應該突破中非合作以能源和礦產資源為主的模式。他們主張,鑒于中拉雙方均已進入“中等收入階段”,中拉論壇的合作重點應傾向“經濟轉型與升級、國家治理體系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生態環境治理、高新技術、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

      再次,從合作主導權來看,拉美一些人士對 “中非合作論壇”存有誤解,他們認為,中國的主導地位比較明顯,在議題設置、合作規劃等方面,非洲都顯得比較被動。可以想見,拉美國家會比非洲國家在論壇主導權的問題上更為敏感。

      針對拉美學者的一些認識甚至誤解,未來的“中拉論壇”應創新思維,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符合中拉雙方利益、取得共贏效果的新模式。

      一、在未來的“中拉論壇”中,應該力避包羅萬象、急于求成和急于做大的心態,穩步推進首腦會晤、部長會晤等機制,穩妥設置安全、氣候、糧食、科技、衛生等議題。中拉論壇不應是“大而全、功能重疊”的機制集合體,而是若干個“專而精、分工協作、優勢互補”的多元機制相互推動的立體合作網絡。

      二、保持“中拉論壇”的軟性機制,以“柔性”或“軟性”方式增加共識,保持雙方多樣性在論壇機制中的統一。同時,中拉整體合作也應汲取已有合作論壇的教訓,針對拉美的自身特點,增添拉美元素,充分聽取拉方意見和建議,發揮拉方的積極能動性。在合作主導權上,發揮各自所長,照顧雙方關切,形成“協商、互動、共治”的新模式。

      三、建立“政府引導、多方參與”的開放性合作機制。在參與主體上,不應局限于政府或與政府相關層面的對話與合作,應充分發揮非政府組織、社會團體、私營企業、民間智庫等主體的能量和作用。可在“中拉論壇”框架機制下,中國與拉共體、南共市、安共體、太平洋聯盟、玻利瓦爾聯盟等次區域組織加強互動,以加快實現經貿、投資便利化和自由化的進程。中拉整體合作不針對第三國,不尋求結盟與對抗。加強“中拉論壇”與相關多邊機制的戰略對話,以降低中拉合作對相關國家的敏感性,減少因誤判而引起的外部戰略牽制。▲(作者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發展中國家研究部主任)

    (編輯:李琳)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