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國外設懲罰性賠償震懾違法者
英國的《食品安全法》十分嚴厲,一般違法行為根據具體情節處以5000英鎊罰款或3個月以內監禁。如果銷售不符合質量標準的食品或提供食品致人健康受損的,情節和后果十分嚴重的,當局會對違法者最高處以無上限罰款或2年監禁。2006年,英格蘭一家餐館被一位40多歲的婦女告上法庭,原因是這位婦女早前同家人在餐館就餐時,吃了一些帶羊肉的菜而出現過敏,并引發其他病癥,導致她半年內不得不在家中休養。最后,這家餐館被罰45萬英鎊,飯店也因無力負擔這筆巨額罰金而宣布倒閉。
法國是世界聞名的美食大國,食品安全一直是政府和民眾關注的焦點。近些年來,瘋牛病、禽流感、口蹄疫等與食品安全相關的問題不斷涌現,造成社會恐慌,促使法國更加注重對食品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進行嚴格監管。銷售部門對于保障食品安全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巴黎超市的工作人員每天晚上關門前都會把第二天將要過期的食品扔掉。判斷食品是否過期的唯一標準就是看標簽上的保質期,而一旦店內有過期食品被檢查部門發現,商店就得關門。
在韓國,凡賣有毒食品者10年內禁止營業。韓國政府設立舉報電話,任何人都可以向政府舉報食品安全問題,一旦被證實,舉報人可以獲得高額獎金。同時,韓國政府還將制售有害食品行為定為“保健犯罪”,并且在《食品安全法》中規定,故意制造、銷售劣質食品的人員將被處以一年以上有期徒刑。對國民健康產生嚴重影響的,有關責任人將被處以3年以上有期徒刑。而一旦因制造或銷售有害食品被判刑者,10年內將被禁止在《食品衛生法》所管轄的領域從事經營活動。另外,還附以高額罰款。
美國設立了懲罰性賠償制度,維護食品安全,其震懾作用很大。美國每年大約會扔掉價值910億美元的食物,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過了保質期。美國歷史上也曾有出售過期食品的商家,結果被舉報后受到重罰,只得關門。所以,無論是商家還是老板,都不敢為了蠅頭小利鋌而走險。
在日本,米面、果蔬、肉制品和乳制品等農產品的生產者、農田所在地、使用的農藥和肥料、使用次數、收獲和出售日期等信息都要記錄在案。農協收集這些信息,為每種農產品分配一個“身份證”號碼,供消費者查詢。日本采用以消費者為中心的農業和食品政策。食品只有通過“重重關卡”才能登上百姓的餐桌。在食品加工環節,原則上除厚生勞動省指定的食品添加劑外,食品生產企業一律不得制造、進口、銷售和使用其他添加劑。
■背景知識:
公益訴訟在我國是一個新事物,新民事訴訟法和新消保法先后對此作了原則性規定。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民訴法首次增加了“公益訴訟”條款,規定“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今年3月15日起施行的新的消保法對這一條款進行了細化,明確中國消費者協會以及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的消費者協會有權就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新消保法首次提出,對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中國消費者協會及省級消費者協會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這一規定明確賦予消費者協會消費類公益訴訟的主體地位,進一步充實了消協的維權職責,實現了與民事訴訟法有關公益訴訟制度的無縫連接,細化了民訴法第五十五條在消費者保護領域的實施內容,有助于降低消費者的維權成本,擴大消費維權效果。公益訴訟有兩個鮮明的特點:一是消費者協會免費替消費者打官司。這不僅減輕了消費者的訴累,有利于解決消費者維權難,而且消費者協會并不從中分享任何利益;二是消費者協會以自己的名義提起訴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